大家都在看
求一篇悦纳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作文1000字左右
最佳答案
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
面对镜子中的自己,你可曾问过:“我是谁?我真的认识镜子中的这个人吗?正当人生最美好的花季,当州岩心灵与自己面对面的时候,你看清了自己吗?你喜欢你自己吗?每一个人都是宝藏,让我们共同来发掘它吧,看看有多少奇珍异宝藏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讲一则小故事找“钻石”有个农民在自家的田里干活,生活得挺不错。但他听说如果找到了有钻石的地方,只要有一颗钻石,就可以富得难以想象。于是他卖掉了自家的地,背井离乡,四处寻找埋藏钻石的地方。农民走遍异国他乡,一直没有发现钻石,最后他积劳成疾,囊空如洗,一命呜呼了。可是说来也巧,那个买下他土地的人,辛勤耕耘,在一次耕作时偶然发现了一块异样的石头,拿起来一看,它闪闪发光,再仔细一看,竟然是一颗钻石。这个小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要迈出人生的步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自我,只有充分地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做一个真正的人。
1.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指人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和察觉,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和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通俗地来说,就是:“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自我意识的作用
(1)导向作用: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从自生出发,制定明确的目标。人只有通过正确的自我认识,才能为将来的发展确定目标,并且对这个人的认识、情绪、意志、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2)自控作用:一个人要获得发展,取得成就,仅仅有目标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自立、自主、自信、自强、自制的意识,对自己的情绪、意志、行为等加以调节和控制。自我意识健全的个体,在对自我作出正确认识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能对自己的注意力、情感、行为等加以控制,以实现自我的目标。
(3)归因和内省作用:自我意识健全的个体,不仅能够确立“理想自我”的内容,为自己将来的发展作出规划,而且能够通过自我的控制来实现预期的目标。此外,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理想自我”的实现常常会遇到各种阻碍,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由于个体有自我意识,就会对自己的认识、情绪、意志、行为等进行自觉反省,找到目标受挫的原因,并重新调整意识,形成新的“理想自我”的内容,使“现实的我”获得提高。
3.自我人格的塑造与发展
艾里克森是新精神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把人的一生发展规划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这些发展任务都是由有机体生物学上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不断产生的冲突矛盾所规定的。根据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与否,划分为两个极端,靠近成功的一端形成积极的品质,靠近不成功的一端成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一般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品质。如果儿童在某一阶段发展不良便会形成危机,但仍可在不同阶段争取向好的方面推进。
小知识: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信任与不信任阶段(婴儿期)。
第二阶段,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一岁半至三岁)。
第三阶段,首创与内疚的阶段(三岁至六岁)。
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阶段(儿童在六岁左右,开始从事学习活动)。
第五阶段,同一性和角色混乱阶段(个体进入青年期后)。
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独阶段(成年早期)。
第七阶段,繁殖与停滞阶段(成年中、后期)。
第八阶段,自我整合和失望阶段(老年期)。
二、发现自我
虚夸自我意识有如此之多的作用,对我们的人生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呢?讨论:骆驼和羊
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骆驼认为长得高好,羊认为长得矮好,于是它们进行一场比试。它们走到一个园子旁边,园子周围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叶子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叶子,而羊怎么也吃不到。于是,骆驼说长得高好。羊不肯认输,它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一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可骆驼怎么也钻不进去。于是,羊说长得矮好。骆驼也不肯认输,它们俩找老牛评理,老牛说:‘‘你们俩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1.骆驼和羊在争论什么?
2.骆驼和羊对自己的认识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自我认识是怎样形成的?
3.骆驼和羊对自己的认识是不是全面的呢?
4.老牛是怎样评价的?
5.我们应该如何来评价自己?
1.通过自我反省和检查来认识自己
要经常反省自己,把自己作为认识的对象来观察和思考。但是,自我评价和真实的情况往往会有差距,只有形成一套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价机制,才能对自己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塑造自我。
2.通过别人的态度来评价和了解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仅仅靠自我的反省和检查往往不能对自己作出最准确的评价。此时,我们可以靠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给予帮助。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小故事里老牛的话很好地起到了帮助骆驼和羊正确认识自我的作用。
3.通过各种测验来了解自己
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深层次的心理特点,可以在心理老师或心理专家的帮助下,通过心理测量的方式来了解自己。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客观的原因,心理测量的结果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只能供参考。
三、悦纳自我
现在我们学会了认识了自我,接下来必须学会悦纳自我。悦纳自我就是个体自身具有的特点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即愉快地接受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这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能否悦纳自我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成熟,能否自我完善和塑造,能否实现和超越自我的关键因素。只有悦纳自我,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扬长避短,才能以知行统一的方式去实施个人的成长计划,直到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学会悦纳自我的人,才能拥有自我,才能真正的发展自我。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悦纳自我呢?
1.要喜欢自己的身体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一个人完全和你相同。你站在一面镜子前,观察自己的面孔和全身,你可能喜欢某些部分,而不喜欢某些部分。有些地方可能不怎么耐看,使你感到不安。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样子,请你不要逃避,不要抵制,不要否认自己的容貌。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放弃完美,而用自己的标准来看待自己。否则,你就无法自我接受、自我肯定。
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王子,长得十分英俊,但他却是一个驼背。他请了许多名医治自己的病,也没有治好,这使王子很自卑,不愿意在大众面前露面。国王非常着急,专程请教国中的智者。智者帮他出了一个主意。回来后,国王请了全国的雕刻家,刻了一座王子的雕像。刻出的雕像没有驼背,后背挺的笔直,脸上充满了自信,让人一见就觉得光采照人。国王将此雕像竖立在王子的宫前。当王子看到这座雕像时,他心中像被大锤撞击了一下,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震撼,意流下泪来。国王对他说:‘‘只要你愿意,你就是这个样子”。以后王子时时注意着要挺直后背,几个月后,见到的人都说:‘‘王子的驼背比以前好多了。’’王子听到这些话,更有信心,以后更注意时时保持后背的挺直。有一天,奇迹发现了,当王子站立时,他的后背是笔直的,与雕像一模一样。
2.要把自己同自己的行为区分开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不能与自己的行为混为一谈。但很遗憾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二者混为一谈。你也许犯了一个错误,但这不是说你就是一个错误。你也许不能恰当地和充分地表现自己,但这不意味着你自己“不好”。承认自我,意味着接受我们的现状,包括我们的错误、弱点、失误,也包括我们的财产和力量。不过,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些消极因素属于我们而不等于我们时,承认自我就容易得多。很多人耻于“自我承认”,因为他们坚持把他们的错误与自己等同起来。我们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行为和弱点,然后才能改正它。要学会在感情上容忍自己的不完美之处,从思想上承认我们的弱点而恨自己。要区别对待你的“自我”和你的行为。“你”不会因为犯了一个错误或者方向有一点偏差而毁灭或者变得没有价值,就像打字机打错了一个字、小提琴发生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不影响它们的价值一样。不会因为自己不完美而憎恶自己。你有很多朋友,他们也都不是尽善尽美的,而那些装做完美的人实际上是在欺骗自己。
3.要学会原谅自己
你需要接受一个事实:有时你不得不妥协。人无完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