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字部首

2025-10-11 17:38:259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皮字部首:皮(皮字旁)。

皮字解析:

1、皮(拼音:pí)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用手剥兽皮的样子,引申指剥下来的兽皮,作名词用。

2、又泛指其他生物的表皮,再引申指事物的外面、外层,还引申指像皮一样的片状物。由皮的韧性也引申指东西有韧性。“皮”还指不听别人的劝告,像皮一样柔韧而不易改变,即顽皮。

字源解析:

1、“皮”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对其形体结构的解释有如下说法:一说像一只手持去皮的器具,字的上部表示器具,右下部表示一只手。

2、一说上面部件形状表示兽头,中间一竖表示野兽的身体,右边半圆表示揭起来的像兽皮,下面的“又”字即手,整个字形表示用手剥兽皮的形状。战国时,右下的“又”或作寸,但没取得主流地位(又与寸是形义皆近偏旁的更替)。

3、上部构件的变化较多;讹变严重者作。小篆,其上变得像兽头的分割和剥下的兽皮,下像张开兽革的架子,手则维持原形,没有改变。隶变后楷书写作“皮”,笔意与笔势变化结合,成为记号字。

4、就甲骨文字形分析,“皮”的本义当是剥皮,如《战国策》“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其中“皮”就是剥皮的意思。“皮”既指剥皮的动作,也指所取下的皮。由“兽皮”义引申,指一切生物体表面的组织。

5、依据生物体表皮的性质和状态向不同方面引申,产生了许多新义,造成了许多新词。皮是生物体的表皮,那么包在物体外面像皮一样的东西也可以叫皮,如书皮、包袱皮儿。

6、皮是处于生物体最表面的组织,引申为其他物体的表面,如墙皮,水皮儿。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不深入,叫做“皮相”“皮毛”。皮是薄薄的,某些薄片状的东西也可以叫皮,如洋铁皮、粉皮儿。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