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冰天雪地寒从此数九天打一节气名
最佳答案
冬至之后,冰雪覆盖,寒冷加剧,人们开始计算着九天一个周期的寒气。这种计算被称为“数九”,是我国冬季的一种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的“冬至”次日开始。
在数九期间,有许多习俗流传至今,其中最为广泛和悠久的是“九九歌”。这些歌谣通过描述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生动地反映了九九期间天气的变化规律。例如,在二九期间,天气虽然寒冷,但并非最冷,人们会说“一九二九,伸不出手”。到了四九,天气更加寒冷,有“三九四九,冻死母狗”的说法。五九之后,春天渐渐临近,天气开始回暖,人们会看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八九,单衣行走”的景象。到了九九,已经是“惊垫”节气,会有“九九闻雷,响声持久”的现象。
明代出现了“画九”的习俗,这是一种在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此外,清代还有“九九消寒诗图”,图中每九天四句,共三十六句,内容从远古时代的“三皇治世”到本朝代的“大清坐金銮”,称得上是一部富有雅趣的历史“大事记”。
在“画九”之后,清代又出现了“写九”的习俗。这种习俗同样充满了文化气息,通常使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轿拆香盈室”这样的句子(使用繁体字),先双钩成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类似于书法练习中的“描红”)。使用粗毛笔着黑色,每字九笔,每笔对应一天,九字填完正好八十一天。更有趣的是,每天填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着白色在笔画上记录当日的天气情况,因此,一幅“写九”的书法作品,也成为了九九天内详细的气象资料。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