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成语解释

2025-01-26 20:40:1010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成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源自汉朝末年的一个故事,讲述了孔融这位才学出众的少年。孔融十岁时,以其机智和口才闻名,他以孔子与老子的师生关系为由,反驳了中大夫陈韪关于“小时聪明长大未必有才”的言论。这句成语原本用来形容孩童时期聪明过人,但随着“大未必佳”的附加,它的含义变成了指一个人虽幼年聪颖,但长大后能否成才却不一定,暗含着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这并非单纯赞美,而是一种提醒,如同方仲永的例子,天赋虽好,若不加以培养和努力,可能会沦为无用之材。因此,当我们称赞别人的聪明时,应谨慎,以免被误解为轻蔑,因为真正的成才需要综合的智慧和不懈的付出。同时,我们在评价他人时,也应深入思考,不轻易下结论,因为“小时了了”并不意味着终身了不起,后天的努力和决定性因素往往被忽视。

扩展资料

“小时了了”( xiǎo shí liǎo liǎo) 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选用了文中陈韪(wěi)的话。“了了”古音应读作(líng,lì),做聪明伶俐讲,意思是明白,聪明。偏正式用法。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