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几岁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2025-02-14 12:32:029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李白生平概览:

701年(武则天长安元年),诗仙李白诞生于世。

705年(中宗神龙元年),五岁的李白开始启蒙读书,开启了他的学习生涯。

711年(睿宗景云元年),十岁的李白深入研读《诗》、《书》及诸子百家,才华初露。

715年(开元三年),十五岁的李白已有多首诗赋,得到社会名流的赞誉,开始社会交际和游说活动,受到道家思想影响,喜好剑术和侠义精神。

718年(开元六年),十八岁的李白隐居戴天大匡山,游历周边郡县,至江油、剑阁等地。

720年(开元八年),二十岁的李白再次游历成都和峨眉山,得到成都官员颋的赞赏和学业激励。

721年(开元九年),二十一岁的李白回到故乡昌明,此后三年专心读书于匡山。

724年(开元十二年),二十四岁的李白离开故乡,游历成都和峨眉山,随后沿江而下至渝州。

725年(开元十三年),二十五岁的李白从三峡东下,沿途拜访司马承祯,游历洞庭、庐山和金陵。

726年(开元十四年),二十六岁的李白前往会稽,之后病卧扬州,北游汝州和安陆,结识李邕和孟浩然。

727年(开元十五年),二十七岁的李白定居安陆,与许圉师之孙女成婚,开始了稳定的生活。

728年(开元十六年),二十八岁的李白在江夏与孟浩然相遇,共度春日。

730年(开元十八年),三十岁的李白遭遇挫折,前往长安寻求推荐,寓居终南山,游历邢州和坊州。

731年(开元十九年),困顿长安的李白离开,沿途至开封和宋城,有隐居之心。

732年(开元二十年),三十二岁的李白在洛阳结识新朋友,返回安陆,途经南阳。

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李白在白兆山桃花岩建石室,过着耕读生活。

734年(开元二十二年),李白与杜甫结识于兖州,二人关系亲密,李白携家迁至东鲁。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三十六岁的李白北游雁门关,南下洛阳,与岑勋相遇。

738年(开元二十六年),三十八岁的李白再次出游多地,包括南阳、陈州、楚州。

739年(开元二十七年),李白在安宜和吴地漫游,与王昌龄会面后返回安陆。

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四十一岁的李白与韩淮等隐居徂徕山,自号“竹溪六逸”,学习道法。

742年(天宝元年),四十二岁的李白游泰山,受召入京,被尊为“谪仙人”,后返回南陵。

743年(天宝二年),李白在宫廷中供职,厌倦宫廷生活,与友人饮酒作乐,因得罪高力士而遭疏远。

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告别朝廷,南下送别贺知章,决心遁入道门。

745年(天宝四年),李白与杜甫在任城相会,共游鲁郡,生活密切。

746年(天宝五年),四十六岁的李白病情缠身,游历鲁郡,至宋城。

747年(天宝六年),李白在宣城吊唁贺知章,登天台山,后定居金陵。

748年(天宝七年),李白游霍山和庐江,拜见地方官员。

751年(天宝十年),五十一岁的李白滞留高凤石门山,后北上幽州,目睹安禄山叛乱。

752年(天宝十一年),李白游广平郡,认识到安禄山的威胁后离开范阳。

753年(天宝十二年),李白南下魏郡、西河郡,登华山,至宣城等地。

755年(天宝十四年),李白在当涂度过夏秋,闻乱后南下金陵。

756年(至德元年),五十六岁的李白南逃避难,至漂阳和越中,后入庐山隐居。

757年(至德二年),五十七岁的李白创作《永王东巡歌》,兵败后被囚,最终获释并随军幕至武昌。

758年(乾元元年),李白开始长流夜郎,历经艰辛,最终病逝于当涂,留下了传世诗篇。

扩展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