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是千古难觅的忠义之人,为什么这么说?

2025-02-16 10:03:278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于谦是明代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他曾以《咏石灰》为题的诗,表述自己的志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光明磊落的一生,正如他诗中表述的那样,名垂千古,受人敬仰。

1449年,英宗再次亲征为瓦剌所俘。京师告急,大明危在旦夕,于谦临危受命,领十万弱兵卫戍京城,痛击敌寇,气贯长虹,一介书生力挽狂澜于既倒。

这一段历史,在当年明月笔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读之让人热血沸腾!书中这样写到——此刻的于谦穿戴整齐,跃马出城,立于大军之前。在他的身后,德胜门缓缓地关闭。于谦面对着士兵们惊异的目光,斩钉截铁地用一句话表达了他的心意:“终日谈论忠义,又有何用,现在才是展现忠义之时!报国杀敌,死而不弃!”

士兵们这才明白,这位京城的最高守护者,兵部尚书大人,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出战的,他根本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此刻的于谦已经不仅仅是一位指挥官,对于战场上的士兵们来说,这个瘦弱的身影代表着的是勇气和必胜的信念。

秉持着信念的军队是不会畏惧任何敌人的,是不可战胜的。

历史证明,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总会出现一些生猛之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舍生忘死,毫无畏惧,这些或智慧坚强或刚烈勇猛的文臣武将,为了挽救国家命运都做出了光耀万世的不朽贡献,其中有些人也许不能为后人记住,但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当之无愧的脊梁,于谦就是当之愧的中华民族的英雄,有勇有谋,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忠君报国之心。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