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的制度有哪几类

2025-02-20 00:15:296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一、环境管理制度分类

1.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通过签订责任书,明确地方政府和有污染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实现环境质量的层层落实,是环保体制的重大改革。

2.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是对城市政府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整的环境监督制度,旨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3. 污染集中控制

污染集中控制通过集中治理设施和管理措施,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是强化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4. 限期治理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针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强制规定治理时间和内容,以达到治理效果。

5.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要求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缴纳一定费用,自1982年全面推行以来,全国(除台湾省外)普遍实施。

6.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预防为主,防止新污染的重要法律制度,通过对建设活动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最佳环保方案。

7. “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要求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以确保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保要求得到实施。

8. 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要求排放污染物的单位申报排污设施和污染物情况,是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础。排污许可证制度以控制污染总量为基础,规范排污行为。

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

1. 贯彻国家环保法规,提高员工环保意识,重视环保工作。

2. 技术中心负责环保基础工作,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治理计划。

3. 生产改造和生产注意防止环境污染,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

4. 生产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回收利用,不可使用的物品由行政部门回收。

5. 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废渣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6. 采用低噪声设备,管理噪声排放,符合排放标准。

以上法规和制度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原则和要求,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