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案

2025-03-07 01:50:227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小学语文古诗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课前情感创设:播放《烟花三月》歌曲。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黄鹤楼送别》

 (齐读课题)

 2、谁来把题目扩充得具体一些?(学生在说的时候适当提醒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前往扬州而饯行)

 这么一扩充不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吗?教师适当板书:(李白、孟浩然)谁再来说一说。

 3、过渡:暮春三月,长江边柳如烟,花似锦,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为好朋友孟浩然饯行,老朋友乘舟渐行渐远,面对着一江浩荡的春水,李白心情异常激动,随口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诗)

 4、谁来读——你读——你在读——我们一起读

 5、同学们你读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板书:依依惜别)

 6、是啊,一首诗就是一段情,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用心感知这依依惜别之情。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语、句子,再把你找到的词句好好读一读,细细品一品,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二、学文悟情

 (一)(出示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1)你读出了什么?那些字词触动了你的心弦?“藏”了什么?(不忍,不愿,不舍)带着你的感触在读这句话。

 (2)看着这段话,还有谁也想说说?(引读:一会儿......一会儿.......)他们在干嘛?

 (3)是啊!江边的景色的确很美,文中有好多词句描写了这美景,谁找出来读读?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这就是“烟花三月”,也叫“暮春三月”的美景)

 (4)这么美的景色,要是平日,李白与孟浩然会在黄鹤楼上干什么?

 饮酒、吟诗、聊天、赏景......多么潇洒,多么惬意。

 (5)而今天呢?这些景还能入他们的心吗?(他们是借欣赏美景来隐藏内心的伤感。)

 (6)李白,你在想?你呢?孟浩然,你呢?(这份情很深,这份情很浓)

 (7)指导朗读:这真是“眼前有景无心赏,惜别之情心中藏”!你读。

 谁也不愿提起“分别”,谁也不想表现出“伤感”,都把这份情默默地藏在心底?谁还想读?

 (二)过渡:可是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感情,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出示终于,李白……)——指名读

 (1)从李白的言行中,你读出了什么?(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敬仰之情

 A(“您”)生活中我们总对什么人尊称您?

 李白一口气用了六个“您”,足见李白对孟浩然十分的(敬仰),请你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段话。

 B你从哪里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孟夫子”)

 夫子——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你的知识真渊博,请你读一读这段话。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