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序言——14页
最佳答案
这本书买了很久,或许是班主任工作做的太久,总是心浮气躁的拿起又放下,断断续续,又或许是追求简单明了,而一再错过去品读这本书的机会。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决心让自己静下来,耐心的品读完于老师的精彩分享。
人生留痕 ——写在前面话
一、于老师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画家,追逐梦想废寝忘食。青年时爱上了阅读便苦思冥想的写作。中途虽有不如意课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最有趣的莫过于这句话“写,让我变成了一条猎狗,瞪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干什么呀?搜寻生活中的真、善、美呀!”这些观察所得单靠记忆是无法长久的。只有写出来才能长久留存。
二、好文章是做出来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工作做好,课上好,才能有思考,才会有感受。本书就是于老师的教育实录,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三、这套文集的三个内容:1、对教育的时间与感悟;2、对语文教学的时间与感悟;3、忆师友与对人生的感悟等。《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是他的“封笔”之作。
四、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1、写的东西,对读者有好处,要传递“正能量”。2、考虑别人能否读懂。3、摆正自己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五、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一章
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注重语文的人文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梦想。经过多年的学习生涯,也许学生会忘记许多知识,但是最终剩下的应该是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读书、写作的习惯。教学语文要把语文的根本留住:1、重视朗读。2、重视写字。3、乐于教习作。把时间留给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培养兴趣是根本。
我看小学语文教学
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语言。文章一旦成为课文就有了两重意义: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不但要“得意”还要“得文”。小学语文是6—12岁的小孩学的语文,本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写字、读书、作文和良好习惯。
二、小学教师要有充足的耐心和细心,杜绝形式主义。要负起责任。
三、“课外书”是最重要的课外资源。不拘泥于教材,才能教出有水平的学生。
四、守住小学语文的规律,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写字描红、模仿、临帖。阅读听老师读,跟老师读。作文读写结合。
五、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比较好的基本功。交流是一种便捷的、常常会使人顿悟的学习方式。
六、靠读书长大的孩子生命才有“根”。书本与人兼顾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补3.1日打卡阅读。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