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中班数学教案

2025-03-19 01:58:1011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 教案中提到的《比一比:轻重》活动,其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学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并学会记录。活动中,幼儿会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等方式,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结果。

2. 在活动准备中,需要准备天平秤、记录纸、笔、不同重量的物品等。幼儿每组一份材料,包括天平秤、记录表、笔以及不同重量的实物。

3. 活动过程分为几个部分,包括了解天平秤的使用方法,探究新知识,幼儿分组操作活动以及活动小结。在探究新知识部分,幼儿通过看一看、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

4. 教学反思中指出,数学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个愉快的课程,因为活动中有较多的游戏时间,幼儿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但要让孩子们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并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5. 另一个教案中,目标是通过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准备教具包括贴绒蓝色大圆片、红色圆片、桔黄色小圆片等。

6. 活动过程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以及活动评价。在集体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讨论,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在小组活动中,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对物体粗细与宽窄的认识。

7. 活动反思中指出,根据新《纲要》的目标,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并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用了观察讨论法、演示验证法、尝试操作法和记录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8. 另一个教案中,活动目标是让幼儿通过画一画、比一比,进一步理解7的实际意义,并能熟练地将数物进行匹配。活动准备包括数卡1——7,数群卡1——7,幼儿用书等。

9. 活动过程包括复习认识7以内的数,幼儿作业以及展示、评价幼儿作业。在幼儿作业部分,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如数物体、看数字画礼品等,进一步巩固对7以内数的理解。

10. 活动反思中指出,本次活动通过情境的创设、游戏的开展,有效调动了幼儿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幼儿的发言精彩、准确,整堂课气氛活跃。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