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正反比例公式图

2025-10-10 20:18:5210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小学六年级正反比例知识点:

1. 变化的量:当一种量发生变化时,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

2.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的变化导致另一种量的相应变化,如果它们的比值始终保持不变(即商固定),那么它们之间就构成正比例关系。例如:A除以B的结果为常数K(即A/B=K),这里的除法关系;或者A等于常数K(即A=K)与B成正比。

3. 判断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的变化导致另一种量的相应变化(同时扩大或缩小);当它们的比值保持不变时,它们成正比例。正比例的图像特征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4. 反比例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的变化导致另一种量的相应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保持不变,这两种量就称为反比例关系。

5. 判断反比例方法: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的变化导致另一种量的相应变化(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减小),它们的乘积保持不变时,它们成反比例关系。反比例的图像特征是一条曲线。

6. 比例尺: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称为比例尺。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得到比例尺(注意单位的一致性);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等于实际距离;实际距离乘以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

7. 比例尺的分类: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是比例尺的两种表现形式。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