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蝴蝶作品注释

2025-02-02 08:03:289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虞美人,古代词调,源自唐朝教坊曲,又称《虞美人令》、《一江春水》等。关于其起源,张君房《脞说》曾提及与项羽的《虞兮之歌》有关,但南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提出质疑,认为虞美人这一名称可能源于当代,而非历史上的曲子。

斜阳,通常指正午后的太阳,尤其在傍晚时分,寓意荒凉和冷落。南宋词人如陈允平在《齐天乐》中写道:“故国楼台,斜阳巷陌,回首白云深处。”斜阳巷陌,象征着过去的回忆和变迁。

遣,这里指派遣或发送,如《墨子·非儒下》中提到“遣子贡之齐”,《汉书·孔光传》中提到官员被免职后“遣归故郡”。在虞美人·蝴蝶的作品中,遣可能表达某种情感的传递或安排。

“春色三分”指的是春天的早春、仲春和暮春。张惠言此处的“春色三分定”特指暮春,暗示着季节的变迁与结束。

游丝,象征着柳丝,因其飘荡的特性在诗词中常被比喻。如南朝庾信《春赋》中的“数尺游丝即横路”。此处的游丝也可能暗指生命的流转或情感的牵连。

“忙煞”一词描绘出忙碌的情景,杜甫的“巢燕得泥忙”和陈造的“田家忙”都是对忙碌景象的生动描绘。

“乱红”指纷乱的落花,常用于描绘春天的凋零和逝去。在虞美人·蝴蝶的作品中,或许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南园”在古代特指东汉皇家园林,后来泛指园林或思归之地。温庭筠的《菩萨蛮》和毛文锡的《虞美人》中都借南园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与情感。

“香丛”则指春天园林中繁茂的枝蔓,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可能是作品中一处诗意的场景。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