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赠汪伦》的教学设计

2025-02-03 21:32:479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掌握“乘”、“舟”两个字的书写。

2. 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3. 体会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理解友情的珍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介绍诗题和作者,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正确读出“赠”和“汪伦”的读音,解释“赠”的含义。

3. 简介汪伦和李白,让学生了解诗歌背景。

4. 理解诗题,齐读。

二、情境创设,初读古诗:

1. 讲述李白与汪伦的友情故事,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感受。

2. 要求学生轻轻地翻到指定页数,朗读古诗,注意字音和诗句的流畅性。

3.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鼓励学生熟练背诵。

三、赏析词句,感悟诗情:

1. 讲解“踏歌”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送别时的深情。

2. 了解“忽闻”的含义,讨论送别时的情感与方式。

3. 分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意,强调友情的珍贵。

四、拓展学习,深化诗情:

探讨古人送别的方式,通过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理解不同的送别形式。

五、写字指导:

1. 讲解“乘”字的结构和书写要领。

2. 讲述“舟”的笔顺,进行书写示范。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熟练背诵《赠汪伦》这首古诗,还能够深刻理解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感,体会到友情的可贵。同时,通过拓展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人丰富的送别文化,拓宽知识视野。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