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学的一些题目(3)

2025-02-12 14:31:427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孩子,一次不要问这么多。

是非题

1、《子产说范宣子轻币》选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对

2 、“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孟子.离娄》)句中的“墦”读作 fán,词义 是:错

3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句中的“蜩”读作 zhōu,词义是:蝉。 错

4 、 “三代不同礼而王”(《商君书.更法》)中,“王”读阳平。 错

5 、“越人跣行”(《韩非子.说林上》),句中的“跣”读作 xǐ,词义是:赤脚。 错

6 、异体字的概念分狭义和广义。广义的异体字是指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它们在任何语句里可以互换而不影响文意。对

7 、纯表意字的字形往往只能对字义起某种提示作用,所以字形表示的意义与字的本 义不完全相等。1、 错

8、没有表音成分的字是纯表意字。 对

9 、或—国、朝—潮、叔—椒、合—盒,都是古今字。1、 错

10 、异体字的条件不是很严格。有些字本义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用,就是异体字1、 错

11 、“丑”简化为“丑”字,实际上是用“丑”代替了繁体字中音同而义不同的两个字。

2、 对

12、“冓”在“遘、媾、篝”等字中既表意又表音 2、 对

13、“昏”在“婚、阍、惛”中既表意又表音。 2、 对

14、块状笔画主要见于甲骨文,到西周晚期的金文,基本上不用块状笔画了。 2、 对

15、“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句中的“余” 是个通假字,其本字是“馀”。 2、 对

(以上我也不能保证都对,但我能证明出题的人逻辑思维有问题。)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星宿是郑国分野的是

a、角 b、亢

17、古代的史官是

a、太史

b、著作郎

c、修撰

d、编修

e、校书郎

18、下列中古四声,在普通话中读去声调的是

b、上声 c、去声 d、入声

19、明清以来的古音学家考求上古音韵,主要依靠的材料是

a、先秦著作中的通假字

b、《诗经》的押韵

c、先秦著作中的异文

d、谐声偏旁

e、先秦著作中的声训

20、用做声训的术语是

a、犹 c、之言

题型:单选题

21、下列各组字中,不属分化字的一组是

d、泪泪

22、下列各组形声字,形符相同的一组是

d、徒造迎违

23、下列各组字中没有形声字的一组是

c、半相末肩

24、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全部都有的一组是

b、象朱牧闻

25、以篆书部首为依据“陌”字归

c、阜部

(出题的人很没水平,大学是辩证思惟,他只懂逻辑思惟。)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