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游览作品鉴赏

2025-02-17 07:54:536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水调歌头·游览作品鉴赏

此词描绘的是春游之景,词人以幻想镜头,描绘了对理想仙境的向往,反映了他复杂的人生观,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德。

词作开头以比兴手法赞美瑶草如碧玉般可爱,随后用倒叙手法,描绘仙境的美丽景象。通过“春入武陵溪”这一句,巧妙地引入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词人以此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幻想能找到一个理想的世界。

“我欲穿花寻路”三句,描绘词人穿过桃花源的花丛,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展现出他的高洁之气。而“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两句,表达了词人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心情。

下片进一步展现词人的孤芳自赏与不同凡俗的思想。通过丰富的想象,词人以“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琴)”表现他的高洁之行。而“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表达了词人对缺乏知音的寂寞感受,同时也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

“我为灵芝仙草”两句,揭示了词人探索仙境的真意。而“长啸亦何为”则表达了词人不必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的态度。

词中的主人公形象高华超逸,不落尘俗,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而又颇具仙风道骨的风格,构筑了一个想象中的世外仙境,以此与充满权诈机心的现实社会抗争,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游览》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词作。这首词通过抒发一次春游的感受,表现了鄙弃世俗的清高。上片描绘溪山美丽的春景;下片描述主人公高蹈遗世之情态,大有放浪形骸之外的飘逸和潇洒。全词情景交融,缓缓道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体现了词人超轶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虽然也流露了词人徘徊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心情,但仍不失豪纵之气。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