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白峰作品鉴赏

2025-03-05 04:59:209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742年(天宝元年),李白满怀壮志应召入京,却因朝廷腐败、权贵排挤,他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这在他的名篇《登太白峰》中有所体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首句以登峰的艰难,烘托出太白山的巍峨峻峭。太白峰位于今陕西武功县,高耸入云,李白不顾艰辛,直至夕阳西下才登顶。"穷"字展现了他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起句开门见山,为接下来的星月描绘铺垫。

在登高望远之际,诗人想象丰富,仿佛听到太白星向他倾诉并承诺打开天界之门。这种人与星的亲密交流,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人格化的手法。他善于将明月和星星赋予生命,表达内心情感。而在《登太白峰》中,李白通过与太白星的交谈,巧妙地表现出太白山的雄伟。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诗境生动鲜明。

李白在诗中神游天际,幻想乘清风直上浮云,与“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相呼应,展现出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向往。然而,诗中“何时复更还”一句揭示了他对尘世的留恋和对现实的苦闷。尽管长安的仕途不顺,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并未消减,登峰幻想神游正是他内心苦闷的写照。

皮日休赞誉李白的诗歌超越现实,富有浪漫主义特色。《登太白峰》通过丰富的想象,跳跃的结构,展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扩展资料

《登太白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表现作者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愁闷心情。全诗借助丰富的想象,生动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憧憬,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特色。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