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教案

2025-02-18 21:29:539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梳理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察思维,学习景物描写方法。

三、深入理解文章中精彩的句段,体会比喻、拟人修辞的作用。

四、掌握比喻、拟人修辞,提高景物描写能力。

五、学习阅读和欣赏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一、学习作者观察思维,掌握景物描写方法。

二、掌握阅读欣赏文章的方法。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通过法国雕刻家罗丹的话引出对春天美的欣赏,展示春的图片,介绍《春》的作者朱自清。

二、朱自清简介,了解其散文特点。

三、朗读:一位同学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圈划精彩词句。

四、正音正字,明确文章结构,讨论作者情感。

五、分析:从对春天的盼望开始,学习作者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期待。

第二课时

一、检测字词。

二、回顾春草图,分析作者从质感、颜色、生命力等方面描绘。

三、春花图:学习从视觉、嗅觉、听觉等多角度描绘春花的美丽。

四、春风图:分析作者如何运用触觉、嗅觉、听觉描述春风。

五、春雨图和迎春图:学习作者如何通过顺序、修辞等手法描绘。

六、赞春:学习文章结尾对春天的赞美,理解春天的生机勃勃、千姿百态。

七、活动:学生分享最喜欢的一幅图画,讨论文章给予的写作启示。

八、总结:评价学生讨论,强调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方法。

九、作业:背诵全文,预习《古代诗词五首》。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