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历史

2025-02-26 20:19:348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长春市的万寿寺,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刹,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二年(1797年),至今已有214年的岁月沉淀。其开山祖师是一位来自北京嘉兴寺的和尚,虽然法号已无从考证,但因其绰号“元宝和尚”,曾是当时摄政王的替僧,可见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初建时,万寿寺规模宏大,包括正殿十二间、后殿五间、马殿七间,以及钟鼓楼和两个跨院,更有灵塔一座,彰显出当时的宏图气象。

历经三年的精心建造,至1799年,万寿寺终于全部竣工,清高宗弘历亲赐匾额“惠我无疆”,悬挂在大雄宝殿的中央,这是对寺院造福百姓的最高赞誉。自那时起,万寿寺因频繁的庙会和佛事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他们在寺周边聚居,逐渐形成了今日长春市宽城区的小城子。这一地区的发展史也因此留下了印记:“先有小城子,后有宽城子”,足见万寿寺对当地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作为长春市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寺院,万寿寺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至今仍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研究者前来探寻。

扩展资料

万寿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高梁河(长河)广源闸西侧,原称聚瑟寺,建于唐朝。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改现名,主要收藏经卷。清乾隆十六年、光绪二十六年两次重修。光绪初年曾毁于火,之后成为菜圃,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万寿寺作为行宫,连菜圃一起圈入。乾隆曾三次在寺中为其母祝寿。慈禧来往颐和园时会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跨院行宫吃茶点,故有小宁寿宫之称。现大钟寺内的钟王“永乐大钟”原在万寿寺中。2024年5月,据央视记者曝光万寿寺内被租用于旅游,风水先生借机敛财。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