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丰收的画》原文及教案

2025-03-14 02:03:1111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丰收的画》原文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丰收的画》原文

 秋风吹着口哨,从田野上跑来了。

 它敲着小朋友的门,说:“秋天到了,快去看丰收的画!”

 小朋友跑出来了,追着秋风,追着芳香,向田野跑去。

 呀!眼前是一幅五彩的图画。高梁举着一面面小红旗,稻穗泛起金黄的波浪,棉花吐出朵朵白云,葡萄像串串紫色的玛瑙……多美啊!是彩霞姑娘的花篮里撒下来的吗?是太阳公公的神笔画出来的吗?

 秋风说:“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2.小学二年级语文《丰收的画》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第四自然段内容,想象相关画面。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结尾段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夏天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秋天又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是否感受到了我们周围的一切在变化?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2、是呀,同学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孩子,秋天孕育着丰收,现在,让我们去欣赏一幅丰收的画。

 3、板书课题>,现在,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把课题读得最美。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5、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读好、读懂、读美这篇课文,好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快速地朗读课文,边读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读完后把生字找出来多读几遍,看谁能把生字读准。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三、媒体激趣,感悟语言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听,秋风吹着口哨,从田野上跑来了,秋风来干什么呀?请小朋友们读读秋风说的话。(它敲着小朋友的门,说:“秋天到了,快去看丰收的画!”)出示相关语句。

 是啊,秋风是让我们赶快去看看这丰收的画呢!

 2、听到这个喜讯,小朋友们的心情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朋友们跑出来了,追着秋风,追着芳香,向田野跑去。)小朋友们听到这个喜讯,真高兴啊!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3、让我们也高兴地读读这段话。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你在这丰收的画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讨论交流:在这丰收的画中,我看到了……

 (1)预设1(出示:高梁举着一面面小红旗。)

 理解“小红旗”(高梁穗头)

 指导看图(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有很多的高粱!)

 从哪也能看出高粱很多呢?(理解“一面面”)

 (高粱成熟了!成片成片的高粱火红火红的,就像举着一面面小红旗!)

 火红火红的高梁,举着一面面小红旗,是多么美丽的景象啊!田野上真是一派丰收的景象!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预设2(出示:稻穗泛起金黄的波浪)

 金黄的稻穗怎么会起波浪的呢?

 秋风吹过田野,金黄的稻穗随风起舞,远远望去,就像阵阵波浪。一浪又一浪。大家请看(看图)

 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3)预设3(出示:棉花吐出朵朵白云。)

 棉花怎么会吐出朵朵白云的呢?

 原来棉花吐絮了,就像是朵朵白云。

 (4)预设4(出示:葡萄像串串紫色的玛瑙。)

 小朋友们,你们注意到了吗?其实,田野上还有一种景物,它就是……(葡萄)

 出示葡萄图片和玛瑙图片。

 (这是串串成熟的葡萄,这是玛瑙,一种珍贵的玉石。)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葡萄和玛瑙像吗?哪像呀?

 (小结:是呀,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就好像紫色的玛瑙一样。)

 看到这串串像玛瑙般紫色的葡萄,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我真想一口把它给吃了。我真想摘一串下来仔细看看这串美丽的玛瑙……)

 是啊,这串串玛瑙般紫色的葡萄,多么惹人喜爱呀!田野上可不只是图片上所展示的那些葡萄,那可是成片成片的葡萄哦!“串串”,葡萄都成熟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5)师语:田野上,火红的高梁,金黄的稻穗,雪白的棉花,紫色的葡萄,构成了一幅五彩的画。多美呀!(板书:五彩的图画)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呀!眼前是一幅五彩的图画。)

 3、拓展延伸:田野上,这幅五彩的图画只有这些吗?从哪知道的?(省略号)那除了课文中出现的,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几幅图画,学生模仿文中句子,练习说话。)

 是啊,田野上这幅五彩的丰收的画真是美极了!。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五彩的画印在你的脑中吧!

 4、分角色读两个问句,启发想象:这么五彩的图画还可能是谁画出来的?用疑问的语气说。

 5、分角色读问句和答句。(问话向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答话表示肯定、强调,读出感叹的语气。

 6、男女比赛读,师生合作朗读。

 7、课件出示填空,让学生自由填空,读出问话和答话的语气。

 这()的图画,是()吗?是()的!

 四、抒发情感,想象说话

 1、小朋友们,这丰收的画是谁画出来的?为什么是勤劳的农民伯伯画的?懒惰的人能画出来吗?

 2、看,老师这有一张农民伯伯辛勤耕作的图片,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3、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把我们心中那份对农民伯伯的感激和尊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好吗?

 4、“丰收的画”怎么可以挂到农民伯伯的脸上,挂在小朋友的心中?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5、你觉得丰收的画还可以挂在哪里?

 用“丰收的画,挂在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6、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对农民伯伯无尽的感激吧!

 五、拓展延伸

3.小学二年级语文《丰收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体会丰收的喜悦和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

 2、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也到了,这时候,农民伯伯种的哪些东西成熟了呢?

 引导学生总结:水稻、花生、棉花、南瓜、高粱、葡萄……

 是呀,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让我们去田野、去庭院感受丰收达到喜悦吧!

 二、板书课题,初读课文。

 1、板书课题。

 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把生字做上记号。

 三、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词。

 2、指名读,师生听后纠错。

 3、自学生字,思考如何记忆字形。

 4、全班交流各种识记的方法。

 (换偏旁法、形近字比较法、编故事法等)

 5、教师对难字进行比较。

 四、熟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流利。

 2、指名分段朗读。

 五、质疑,解疑。

 1、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初步感受。

 2、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疑。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学会围绕课文内容提问的方

 七、作业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丰收的画》

 2、点击网页上的“词语屋”,自主练读词语。

 二、媒体激趣,感悟语言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那么秋风来干什么呀?请小朋友们读读秋风说的话。(它敲着小朋友的门,说:“秋天到了,快去看丰收的画!”)出示相关语句。

 是啊,秋风是让我们赶快去看看这丰收的画呢!(出示:快去看)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2、听到这个喜讯,小朋友们的心情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朋友们跑出来了,追着秋风,追着芳香,向田野跑去。)小朋友们听到这个喜讯,真高兴啊!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3、让我们也高兴地读读这段话。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你在这丰收的画中看到了什么?学生浏览专题网页,(交流)在这丰收的画中,我看到了……

 预设1、(出示:高梁举着一面面小红旗。)

 理解“小红旗”(高梁穗头)

 看图(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有很多的高粱!)

 从哪也能看出高粱很多呢?(理解“一面面”)

 (高粱成熟了!成片成片的高粱火红火红的,就像举着一面面小红旗!)

 火红火红的高梁,举着一面面小红旗,是多么美丽的景象啊!田野上真是一派丰收的景象!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预设2、(出示:稻穗泛起金黄的波浪)

 金黄的稻穗怎么会起波浪的呢?

 秋风吹过田野,金黄的稻穗随风起舞,远远望去,就像阵阵波浪。一浪又一浪。(看图)

 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预设3、(出示:棉花吐出朵朵白云。)

 棉花怎么会吐出朵朵白云的呢?

 原来棉花吐絮了,就像是朵朵白云。

 预设4、(出示:葡萄像串串紫色的玛瑙。)

 小朋友们,你们注意到了吗?其实,田野上还有一种景物,它就是……(葡萄)

 出示葡萄图片和玛瑙图片。

 (这是串串成熟的葡萄,这是玛瑙,一种珍贵的玉石。)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葡萄和玛瑙像吗?哪像呀?

 (小结:是呀,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就好像紫色的玛瑙一样。)

 看到这串串像玛瑙般紫色的葡萄,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我真想一口把它给吃了。我真想摘一串下来仔细看看这串美丽的玛瑙……)

 是啊,这串串玛瑙般紫色的葡萄,多么惹人喜爱呀!田野上可不只是图片上所展示的那些葡萄,那可是成片成片的葡萄哦!“串串”,葡萄都成熟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师语:田野上,火红的高梁,金黄的稻穗,雪白的棉花,紫色的葡萄,构成了一幅五彩的画。多美呀!(板书:五彩的图画)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呀!眼前是一幅五彩的图画。)

 田野上,这幅五彩的图画只有这些吗?从哪知道的?(省略号)是啊,那么田野上这幅五彩的图画,还有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点击……(网页)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同桌讨论,五彩的图画上还有什么景物?

 学生交流

 (此时,返回课件。)展示田野上的各种图片。

 师:(是啊,五彩的图画是色色俱全、绚丽多彩、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图画。)这些词语都是在说这幅画色彩多,景物美!现在我们能不能把这句话读好了??(呀!眼前是一幅五彩的图画。)

 谁来读读这句话。(真棒,你把感叹号所表示的意思读了出来!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小朋友们,注意了,这里有个“!”,谁来读好它?)

 是啊,田野上这幅五彩的丰收的画真是美极了!。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五彩的画印在你的脑中。老师还给你们配上了一段动听的音乐!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预设1、(生:是农民伯伯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经常都去浇水,除虫。)(理解“浇灌”)

 预设2、看图。农民伯伯们都做了什么呢?是啊,这就是浇灌,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用勤劳的双手,绘就了一幅五彩的、丰收的画。看一串串紫色玛瑙般的葡萄,一把把金黄金黄的玉米,映亮了人们的笑脸,也映在了人们的心中。创设情境,语言实践活动(课件:大丰收的场景)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这幅五彩的画,丰收的画,这幅令人欣喜的画,不仅仅挂在农民伯伯的笑脸上,也深深地挂在我们小朋友的心中。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段话。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