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2025-03-19 00:56:578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关于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的问题如下:

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原理

硫酸铜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的,冷却硫酸铜的热饱和溶液可制得硫酸铜晶体。冷却硫酸铜的热饱和溶液,会打破原来的溶解平衡,过剩的溶质就以晶体形式析出。

晶体的析出生长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即晶核、晶种),这样才能使粒子一层一层地有规则地建筑起来。反复进行结晶,可以使晶体越长越大,成为大晶体。

析晶时,如果开始晶种很少,过剩的溶质都能集中在少数的晶种上,获得的晶体就越大。振动会妨碍粒子的有序排列,使晶形不完整。晶形还与降温快慢有关。制备较大颗粒的晶体需控制的条件:晶种少,晶形完整,防震防尘,降温要缓慢。

小晶体的制备

先研磨硫酸铜晶体,使之研成粉末状。然后在烧杯中加入30毫升蒸馏水,在另一只较大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时能使大烧杯内液面略高于小烧杯内液面。

然后将大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直至比室温高出70°C时停止加热,向小烧杯内加入研细的硫酸铜晶体粉末,搅拌,配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在装有澄清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上盖上干净的白纸,把烧杯放在自制泡沫塑料盒中,静置一夜,便可制得晶形完整的小晶体。

小晶体“长大”为大晶体

将形完整的小晶体用线系住,放入事先制备好的温度略高于常温的硫酸铜澄清饱和溶液中,保温,缓慢冷却,小晶体慢慢长大。反复操作,小晶体便“成长”为大晶体。

拓展资料

硫酸铜(化学式:CuSO4),无水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其水溶液呈弱酸性,显蓝色。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液,用作杀菌剂。同时,硫酸铜也是电解精炼铜时的电解液。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