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文言文阅读

2025-04-09 20:04:5910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你没说清楚什么题目,我就网上搜了些相关题目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

(1)晏子将使楚 使:

(2)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习辞:

(3)曰:“坐盗。” 坐盗:

(4)吏二缚一人诣王 诣:

(5)齐人固善盗乎 固:

(6)其实味不同 其实:

(7)寡人反取病焉 取病:

(8)叶徒相似 徒:

2.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

(1)今方来 方:

(2)缚者曷为者也 曷:

(3)橘生淮南则为橘 则:

(4)所以然者何 然:

(5)何以也 以:

3.解释下面“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子将安之( )

(2)齐之习辞者也( )

(3)楚王闻之( )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4.翻译下列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4)所以然者何?

5.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6.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二、同步解读

晏子至,楚王赐晏于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予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予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7.晏子, 时期 国著名的 家、 家。《晏子春秋》是一部 的著作。

8.针对楚国国君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样回击对方的?

9.概括选文,请说说晏子在外交上的特点。

三、美文赏读

狄梁公①与娄师德②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③进身④,非碌碌国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⑤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④,得十许通荐表⑦,以赐狄公。狄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由于外阅:“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衿色。

注:①唐武则天时有名的大臣狄仁杰,宇怀英。②唐有名的大臣,为将相三十年,以能容人著名。③品行端正。④受任用。⑤比,过去。原来。⑥箧,小箱子。⑦推荐的奏本。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朕大用卿(用:重用)

B.卿之遭遇(遇:遇合,这里指做大官)

C.恐惧引咎(咎:认错)

D.而娄公未尝有衿色(衿色:难过的表现)

11.下面句子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①臣以文章直道进身 ②以残年余力

B.许:①得十许通荐表 ②杂然相许

C.因:①非碌碌因人成事 ②因命左右取筐箧

D.为:①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②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

1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

②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13.唐朝娄师德尽管狄梁公一再排斥他,仍坚持推荐狄公,说明娄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参考答案: 1、⑴出使⑵善于辞令⑶犯了偷窃罪⑷到……去⑸本来⑹它的果实⑺自取其辱⑻只,仅 2、⑴将要⑵同“何”,什么⑶就⑷这样⑸用 3、⑴动词,去,往⑵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⑶代词,代事⑷助词,的 4、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⑵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能使百姓擅知偷盗吧?⑶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⑷为什么会这样呢? 5、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 6、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君面前,以此影射齐国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7、春秋、齐、政治、外交、记载晏婴言行 8、以橘树生长地不同,而本质相同来设喻,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论,环境造人。 9、外交特点:擅长辞令,聪明机智,维护国家尊严。 10.D(骄傲的样子) 11.A(B约;C靠、于是;D被;进行) 12.①你能做官,实在是靠师德的力量。②我没想到被娄公所容纳。 13.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恩怨,惟才是举。)

话说……真是长啊,希望LZ不要看到眼花,虽然我自己也看到眼花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