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逐差法怎么用 要详细,别复制

2025-04-29 11:37:2411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处理纸带时常用逐差法,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为T,根据ΔS=aT^2

有:S4-S1=(S4-S3)+(S3-S2)+(S2-S1)=3aT^2

同理:S5-S2=S6-S3=3aT^2

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a=(a1+a2+a3)/3:

以上方法比较麻烦,若给出的段数为3段、5段或7段时,就不便计算加速度的平均值,可把以上方法略作变形,加以总结推广如下:即若给出6段,则用后三段之和减去前三段之和,再除以三段的时间的平方,即为所求的加速度的值。

总结推广:

(1)、若给出的段数为3段、5段、7段或9段的奇数段,则去掉最小的一段,再按段数平分为两大段,用后一大段的总长度减去前一大段的总长度,然后除以相应的一大段所对应的时间的平方,即为所求的加速度a的值。

去掉最小段的原理是:我们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计数点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大测量段的长度,以减小测量长度时带来的误差,所以可去掉最小的一段。

(2)若给出的段数为偶数段,直接把总段数分成段数相等的两大段,用后一段的总长度减去前一大段的总长度,再除以一大段的时间的平方,即为所求的加速度a值。

求出的加速度a值准确后,计算某点的速度自然就准确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