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率》公开课教案

2025-05-16 09:06:0411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小学数学《乘法分配率》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P54—55。

 教学目的:

 1 .使同学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概括出这个定律。

 2.培养同学观察、笼统概括以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3.鼓励同学大胆尝试,并渗透通过现象看实质和变中不变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归纳出定律

 教学难点:抓住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特征和联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1、 口算

 A B

 (2+8)×5 2×5+8×5

 (2+10)×3 2×3+10×3

 (9+11)×6 9×6+11×6

 (12+18)×5 12×5+12×5

 (出现第四组口算题时,后一道先不出示,让同学猜一猜可能是怎样的口算题。同学猜后再公布答案。)

 教师提出疑问: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对了。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

 2、我们观察这两组口算题的结果怎样?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等号左右的算式一样吗?

 3、教师设疑:为什么上面算式不同而结果相等呢?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刚才你们有是根据什么秘密猜出了最后一道口算的?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探索: ×

 1、(小黑板出示长方形图)书P55的第3题:

 学校要在这块长方形草地周围植树,你能算出这块草地的周长吗?

 (1) 同学动手,独立计算周长。

 (2)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教师板书算式:(64+26)×2 64×2+26×2

 (3)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同学读一读这个算式。65×5+45×5=(65+45)×5

 2、统计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写在小黑板上。

 现在要求每人栽3棵树,那我们班一共能栽多少棵树?

 (1)同学动手,独立计算棵树。

 (2)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教师板书算式:

 (3)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同学读一读这个算式。

 三 尝试讨论:

 1、从上课到现在,我们一共写了6组算式,他们结果相同,可是算式不一样,我们来找找看,这些算式有什么一起的特点?

 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等号的左边都是一些怎样的算式?(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即时小结“两个加数的和乘一个数”并板书)

 仔细观察等号的右边,这些算式又有什么一起的特点?它和左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和时小结“两个加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积相加”并板书)

 2、验证发现:

 (1)是不是所有像这样写的两个算式就有这样的规律呢?你能照样子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并验证一下吗?

 在写之前,先想一想,你写了2个算式准备如何验证?(引导同学用计算的方法验证)

 (2)同学尝试写算式。验证 然后汇报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板书同学的.算式,并问同学是如何验证的?

 (4)观察这些算式,等号左边有什么一起点?右边呢?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联系?

 (5)小结: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的乘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乘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乘数.

 3、总结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同学自编公式,集体汇报介绍自身写的公式。

 四、反馈调节:

 1、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 刚才你怎么猜出第四道口算题的?

 2、现在我们把书翻到P55第1题,这些等式不完整,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

 先请同学读题目要求

 (42+35)×2=42× +35×

 27×12+43×12=(27+ )×

 15×26+15×14= ( )

 72×(30+6)=

 同学自身考虑,填写,校对时请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考虑的,填写的依据是什么?

 2、书P55的第二题:在作业纸上出现。

 先请同学读题目要求,再独立完成,校对时说说自身是怎么判断的?

 (64+36)×8 64×8+36×8

 (28+32)×7 28×7+32

 15×39+45×39 (15+45)×39

 40×50+50×90 40×(50+90)

 74×(20+1) 74×20+74

 25×(17+3) 25×17+25×3

 再请同学在四组得数相等的算式中各选做一题,比比谁算得快。

 同学选题计算。

 交流都是选得什么题目?为什么选它们?(因为计算简便)

 运用乘法分配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该怎样简算,这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3、解决实际问题:

 (1)变新授时的长方形题目为求这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多少米?

 让同学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

 (2) 变植树题为求女生比男生少种多少棵树?

 让同学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

 (3) 现在你对乘法分配律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五、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乘法分配律吗?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