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吊子的江淮方言

2025-07-30 13:29:1810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江淮一带的方言中,半吊子的含义是很丰富的。有的人说话不实在,办事不地道,人称半吊子;有的人一知半解,夸夸其谈,满瓶不动半瓶摇,人称半吊子;有的人在某种场合下,应当说的话不说,不当说的话却大说,且不顾对象,人称半吊子;有的人应该办的事他不办,或慢慢吞吞、敷衍了事地办,不该办的事他却大办、卖命地干,人称半吊子;有的人办事有始无终,或不善始善终,人称半吊子;有人错把谬夸当恭维,而且越听越来神,弦外之音丝毫不察,人称半吊子;还有没点倒数,不晓得哪里归哪里,人也称半吊子,如此等等。

铜钱是中国使用了两千多年的货币。一千个铜钱用绳子串在一起叫一吊,那特用的绳子叫钱串子。至今一些上了岁数的人称人民币一千元仍为一吊钱。半吊就是五百文,不能满串。话说不好,事办不好,待人接物没有分寸,就如同串钱时不能满串异样,所以称作半吊子,真是既形象又恰切。

有人被称作半吊子,似乎还恭维了他,于是半吊子再打对折,就成二百五了,简称二五子。某单位小A,一向说话无度,旁边的人就窃窃私议:“二五兮兮的。”

后来不知谁发明了“十三点”与“半吊子”并驾齐驱了。茅盾先生的《过年》中出现了半吊一词,半吊子也入了经典。半吊子的成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的半吊子某一方面倒相当玲珑。半吊子病可治,勤学、好问、多思、多养、少说、多做,大抵有效。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