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浅谈如何提高国民纳税意识

2025-10-11 03:06:086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也许有人会说,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我国国民素质低下或文明程度不高。但我想这并不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实行税收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初税亩”这种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税收形式。自古以来,“皇粮国税,天经地义”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按理说,我国人民对“税”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但为什么现在我们对税的认识反而比不上先人呢?那是因为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纳不纳税都是国家的的思想,税收成为可有可无的调味品,人们逐渐失去了对“税”的全面认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及我国即将加入WTO,税收在国民生活中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必须因应形势的发展,提高国民的纳税意识,让广大人民重新回到“皇粮国税,天经地义,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良好氛围中。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国民的纳税意识,不是一天两天或者随便上街贴些标语就可以轻易解决的。我认为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中小学生的教育抓起。中小学生接受能力强,他们既是税收的直接受益者,又是税收的宣传者,同时还是未来的纳税人。对中小学生进行必要的税收基础知识、税收政策法规教育是十分适时和必要的。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教委已决定将税收知识编写入中小学教科书中。这一重大举措对将来国民纳税意识的提高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更加坚定不移地落实这个政策,督促中小学生学好“税收”这门课程。 二、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手法,建立协税护税网络。我们要通过税法宣传,让每一位公民都懂得:纳税虽然没有给自己带来直接的好处,但是他已在纳税之前或在纳税之后间接得到回报。因为国家每年都要拿出巨额资金用于维护社会安定、发展公益事业、进行经济建设,这些巨额资金就来自税收。当每一位公民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税”给自己带来了种种的实惠和方便后,就会产生一种主人翁的意识,有一种纳税为己、为国作贡献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从而自觉地照章纳税。 三、加大税收处罚的力度。一直以来,我国对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罚都不够严厉,对偷逃税往往采取很宽松的处罚措施,只补不罚或虽罚不严。这导致了纳税人普遍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偷逃税,认为查不出是我的,查出就补回给你。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偷逃税的处罚力度,特别是对一些群众反应强烈的大案、要案要进行严厉的查处,该罚就罚,该移交司法机关就移交司法机关。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违法一定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与其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如遵纪守法。从而大大地提高国民的纳税意识。 四、提高税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国民纳税意识不强,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一直以来,税务人员对待纳税人都有种居高临下、不冷不热的态度,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民的纳税意识又怎能强呢?所以,作为税务人员,应该转换角色,以为纳税人服务为立足点,热情对待纳税人,不推三阻四,不吃、拿、卡、要,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纳税服务,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纳税人得到满意的服务,他们的纳税态度才会积极起来,从而纳税意识也就强烈起来。 在我省地税“二次创业”的目标中有一条,就是国民的纳税意识要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老实说,现在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