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2025-02-14 19:20:239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八上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一、 位置:半球(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优越性(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北温带、少热带、没寒带)-----海陆兼备

二、 国土辽阔: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三、 中国的四至:东----乌苏里江,南----曾母暗沙,西---帕米尔高原,北---漠河

四、 人口: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3、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五、 民族:56个(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六、 民族的分布:汉族遍及全国,以东部,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七、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 地形、地势

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为三级阶梯

一级: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一级、二级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二级: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盆地,云贵、黄土、内蒙古高原 二级、三级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级: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形复杂多样:

高原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平原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盆地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山地 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天山等

丘陵 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两广丘陵

二、气候

气温:南北差异(纬度影响) 冬季----差异很大

夏季-----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降水:东西南北的差异 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复杂多样:除上述三种外,还有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河流和湖泊

内流河-内流区-内流湖-咸水湖 我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我国最大(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外流河-外流区-外流湖-淡水湖 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 黄金水道、水能宝库

我国最大的外流胡—鄱阳湖

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京杭运河

黄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 呈“几”字形 注入渤海

长江 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的各拉丹东峰 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注入东海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森林、土地、矿产、水等

2、自然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等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

3、评价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水资源: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6、我国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少

空间上:南丰北缺

7、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长江水系)、节约用水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1、现代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2、分布: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地区密度小

3、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南北干线-京哈-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

东西干线-陇海-兰新线、京包-包兰线

二、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1、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2、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

3、生态农业(桑基鱼塘、沼气)

八下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1、地理区域类型多种多样:行政区域: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2特区)

自然区域:地形区、气候区等

经济区域:工业区、农业区、经济特区等

气候 气温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降水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南北方的分界线

一月0℃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南北方的差异

分界线 气温 降水 植被 农业

南方

秦岭--淮河

一月0℃以上 800mm以上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田:水稻、甘蔗、油菜

(一年二至三熟)

北方 一月0℃以下 800mm以下 温带落叶阔叶林 旱田:小麦、甜菜、花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0

住宅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交通 水运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陆运

干旱的西北地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我国之最 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高寒的青藏地区:世界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丰富的太阳能、地热资源 (拉萨)--“日光城”

我国的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 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牧区 细毛羊

青海牧区 牦牛、藏绵羊

西藏牧区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1、北京---(北方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面向渤海。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人民大会堂

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中南海

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名胜古迹:长城、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

2、香港和澳门:(南方地区)

位于我国大陆的东南端、珠江口东西两侧(东--香港(深圳),西--澳门(珠海))

人多地狭 香港:香港岛、九龙、新界、1997.7.1回归 上天—建高层建筑

下海—填海造陆

澳门: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1999.12.20回归

3、台湾省:位于我国大陆的东南方的海洋中。

北—东海、南—南海、西—台湾海峡、东—太平洋

台湾岛(我国最大的岛屿)、钓鱼岛、澎湖列岛组成。

台湾岛的美称:祖国的宝岛、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水果之乡、樟脑王国、海上米仓、东方甜岛。

经济特点: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加工贸易经济)

4、新疆: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西北地区)

地形:“三山夹两盆”(三山指:阿尔泰山脉、天山、昆仑山)

(两盆指: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多种瓜果

人口和农业主要分布在(绿洲);引水工程:坎儿井;

油气资源:西气东输(上海---轮南)

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利于瓜果着色

夏季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稳定灌溉水源------优质棉花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一、珠江三角洲:

1、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模式“前店后厂”

3、我国的四大工业区

珠江三角洲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上海是沪宁杭工业基地的核心,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沪宁杭地区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地区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二、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云南南部(傣族为主)

旅游资源丰富 动植物资源丰富 望天树、板状跟、绞杀植物、独木成林

“热带动物王国” 绿孔雀、亚洲象等

多样的民族风情 傣家竹楼、泼水节、孔雀舞等

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海南省和西双版纳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一、黄土高原: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

2、是世界上黄土堆积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3、景观:黄土梁、黄土塬、黄土峁

4、自然灾害:旱涝灾害、泥石流、滑坡、塌陷。

二、长江沿江地带:1、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

2、以长江为轴线,形成“H”型经济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通过南北之流和南北铁路干线向南北方向辐射。

四个特大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并以它们为中心形成三大火炉(除上海)

长江上、中、下游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汽车工业走廊”雏形。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

本身是word文档 表格复制不了 所以有点乱 如果想要文档 把邮箱留下可以发给你 希望采纳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