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鬃蓼能吃吗

2025-02-16 17:03:5610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诗经》中就有:“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这“游龙”就是红蓼,在这首诗里红蓼被比成无知的狡童,桥松则比为才貌双全的子充,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盛开的水荭,没见到子充那个帅男儿啊,偏偏遇见了你这个狡好之童,诗中把红蓼与挺拔的青松相媲美,可见没有贬低红蓼的意思。古人把红蓼花形容为水上的火焰,故称为水边的“游龙”。

古时候,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不是车马,而是船只,每当有人要远走他乡,亲朋好友们就会聚集在码头送行。从初夏时节开始,在码头周围的河岸上,人们会发现一种野花,它们宽大的绿色叶片,配着红色的穗状花——这些野花成片出现在水边,就像火一般热烈,为送别的人们渲染着离愁别绪,这种以“红配绿”的方式出现的野花,就是蓼花,植物学家称它为红蓼、荭草,而民间则喜欢把它叫做狗尾巴花。

蓼花不但在江南地区时常能够见到,在北方也很常见,不过蓼科家族总是让人难以分清,如果不见实物,我也是常常被它们搞得昏头转向,如果你身在北方,在水边往往也可以发现一片类似蓼花的植物,只不过它们的花没有那么红,而是粉白色,植株也没有蓼花那么高大,这就是蓼科家族最常见的成员之一,也是北方湿地上最常见的植物——酸模叶蓼。

还有一种叫“长鬃蓼”,又名马蓼;还有香蓼,又叫粘毛蓼;还有水蓼,也叫辣蓼,与酸模叶蓼极相似,它们都是同科同属植物,总是让人难以分清,倘若看花看果看叶都分不清,索性摘一片叶子尝一尝,酸模叶蓼味酸,水蓼味辣。那么植物学家们用什么样的共同特征来认定它们属于同一个家族呢?

植物学家把叶子的特征作为最重要的判断标准:蓼花家族的叶子和茎连接的部分,也就是叶柄的根部,都有一层薄薄的、膜一样的结构,植物学家称之为“膜质托叶鞘”。这种膜一样的结构有时候上面带有长毛,有时候像光溜溜的意大利通心粉,但只要是蓼花家族的一员,都会有这样一个托叶鞘。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