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的出处

2025-02-18 12:39:216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在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记载:“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这句话中的“跋山涉水”一词,蕴含着一种不畏艰难的精神,展现了行者坚韧不拔的品质。

跋山涉水的拼音是“báshānshèshuǐ”,简拼为“bsss”。它有近义词“翻山越岭”、“风尘仆仆”,也有反义词“朝发夕至”、“一路顺风”。从字面上看,“跋”是踏,“山”是山岭,“涉”是趟水,“水”是大河,合起来就是翻山越岭,趟水过河的意思。

“跋山涉水”一词常以联合式出现,可作谓语或状语,用于形容翻山过海走长路的情形。它不仅描述了旅途中的艰辛,更体现了勇往直前、不惧困难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探索未知的领域,我们都需要具备这种精神,勇于面对挑战,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跋山涉水,不仅是对旅途的描述,更是对精神的赞美。它提醒我们,人生之路充满坎坷,唯有不畏艰难,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