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2025-02-28 11:10:089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位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主要受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统治。19世纪初,面对长期的殖民压迫与美国、法国独立运动的启示,拉丁美洲的人民掀起了反抗斗争。玻利瓦尔与圣马丁领导的独立运动尤为显著,玻利瓦尔解放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与厄瓜多尔等地,建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新国名定为“玻利维亚”。圣马丁则领导了阿根廷、智利与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年)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印度进行经济剥削与政治压迫,导致印度人民的反抗。起义由封建王公领导,印度土兵为主力军。章西女王作为印度民族女英雄,展示了不屈的斗争精神。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成为沙皇,彼得一世于18世纪初推动改革。改革旨在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参政院。经济上,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农奴,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贵族需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文化上,派留学生,创办学校、科学院,改进习俗,提倡西方礼节与生活方式。改革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然而,农奴制的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亚历山大二世推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以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革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职业,农奴“解放”时可通过赎买方式获得土地。这次改革标志着农奴制的废除,为俄国的现代化进程铺平了道路。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