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油桐药用
最佳答案
油桐,源于大戟科油桐属的植物Vernicia fordii,其药用部分包括根、叶、花、果壳及种子油。根全年可采集,夏秋时节采集干燥的叶子和凋落的花朵。冬季收集果实,取出种子后晒干备用。种子油需单独加工。其性味甘、微辛,寒,但具有毒性。该物种被收录在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全株有毒,尤其种子毒性较大,树皮和树叶次之,新鲜时毒性最强。即使种子榨油后的油饼仍含毒性,且比桐油毒性更大,少量摄入即可引发中毒。人食用5-6粒种子可能导致腹痛、呕吐、腹泻、头晕甚至虚脱。动物如山羊食用其叶,会出现精神不振、腹泻、拒食、流涎和便血等症状,甚至可能伴随咳嗽、鼻漏和神经症状。马中毒后会出现拒食、出汗、肠胃炎症、下痢、呼吸困难、心悸、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因心力衰竭死亡。幼树丛和修剪下来的枝条对放牧的牲畜来说都是危险的。
功能主治方面,根可用于消积驱虫、祛风利湿,治疗蛔虫病、食积腹胀和风湿筋骨痛,以及湿气引起的水肿。叶有解毒、杀虫的效果,外用治疗疮疡和癣疥。花能够清热解毒、生肌,外用适用于烧烫伤的治疗。但要注意,油桐的叶饥碧、树皮、种子和根都含毒性,特别是种子的毒性极高,摄入极小量也可能致命。主要毒素为桐子酸和异桐子酸,对消化系统有强烈刺激,并可能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榨油后的桐油饼含有毒甙,毒性超越桐油。
中毒症状通常在食用后半小时至4小时出现,包括口渴、胸闷、头晕、全身无力、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羡游(多为水样便)。严重者可能出现便血、四肢麻木、呼吸困难,以及肝脏和肾脏损伤。病情发展较慢者可能出现发热。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食用桐油、桐饼或桐子,不混合存放,不使用盛过桐油的容器盛食油,警惕油品异味,避免食用异常气味的油或油炸食品。
扩展资料
油桐,大戟科。落叶乔木,高3-8米。可提炼桐油。桐油是重要工业用油,制造油漆和涂料,经济价值特高。桐油和木油色泽兄肢销金黄或棕黄,都是优良的干性油,有光泽,不能食用,具有不透水、不透气、不传电、抗酸碱、防腐蚀、耐冷热等特点。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电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人造汽油、油墨等制造业。油桐是我国特有经济林木,它与油茶、核桃、乌桕并称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桐至少有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直到1880年后,才陆续传到国外。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