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气功养生发展史
最佳答案
气功,作为古老的医疗保健实践,其历史渊源深远,可以追溯到唐尧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气功奠定了基础,并在此后的岁月中不断发展。早在先秦时期,如《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中,就有关于气功的论述,如《素问·刺法论》中提到的呼吸锻炼方法。
道家的代表人物如老子和庄子在他们的著作中,如《老子》中的“虚其心,实其腹”和《庄子》中的“吹呴呼吸”等,都阐述了气功修炼的理念。现存最早的完整气功描述,是战国初年的《行气玉佩铭》石刻。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书,进一步证实了气功的存在。气功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晋代许逊的《净明宗教录》中,尽管古代并未广泛使用,直到现代才流行起来,古代则称其为导引、吐纳等。
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其著作《养性延命录》中,辑录了丰富的气功养生经验,包括动静功法。隋唐时期,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详述了260余种导引、吐纳法,孙思邈的《摄养枕中方》则专论古代气功,强调气息调理的重要性。两宋金元时期,气功与道教内丹术结合,如《圣济总录》等方书开始专论气功疗法。
进入明清,气功在医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专著如《保生秘要》列举了众多导引运动,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提供了练功方法和体会,汪切庵的《医方集解》详细记录了调息功的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气功疗法在政府中医政策支持下迅速发展,成为大众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
扩展资料
气功养生是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运用气功方法来调节人体身心健康的一种祛病延年的身心锻炼方法。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