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2025-03-07 05:54:218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精选1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1

 目标:

 1、能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预备 :

 1、拌好的馅、干米粉。

 2、小盘子、大盘子。

 3、幼儿自制花灯一盏。

 4、猜灯谜谜面,悬挂操场。

 5、发出邀请,家长参与。

 过程:

 1、介绍元宵节。

 引导幼儿讲述:我所知道的元宵节。

 教师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2、做元宵。

 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先用小勺挖一匙馅心放在手心里搓圆,将搓圆的馅心放入干米粉,在盘中往返滚动,直到馅心四面粘满米粉。最后,把它放在手心搓圆即成。

 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把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

 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在等待煮元宵的同时,玩花灯。

 3、玩花灯。

 幼儿提着花灯,同伴相互欣赏,讲述自己所拿的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在敲锣打鼓的热闹气氛中,幼儿在园内提灯游行,自由交往。

 4、家长带领幼儿猜灯谜。

 5、品尝小元宵。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邀请老师、弟弟妹妹一起品尝劳动成果,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6、领奖品。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6个字。能用汉文化拆分法帮助记忆汉字,提高识字能力。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利用汉文化系统输入汉字,提高识字效率。

 二、教学思路

 兴趣是的老师,教学中每一环节都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新课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识字,后集中识字,此环节注重引导学生用汉文华记忆字形。写字时,做到每一个字都认真为学生做好示范。要求学生说出编码,教师写出。最后在键盘上练习,把识字与输入有机整合。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使感受全家团圆的幸福。

 2、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3、能用汉之星拆分法帮助记忆汉字,提高识字能力。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键盘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谜语,看看谁最先猜出来。

 2、出示谜语:身体洁白如玉,心里花花绿绿,

 白沙滩上打滚,清水池中沐浴。(打一食品)

 3、看你猜对了吗?(出示汤圆图片)旁边的两个字谁认识?(汤圆)你是怎么认识的?鼓励学生多途径多方法识字。

 4、知道什么时候吃汤圆吗?元宵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这一天全家人欢聚在一起,赏月、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啊!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元宵节的儿歌《元宵节》,板书课题(师生同时写),齐读课题。

 (二)熟读诗歌。

 1、师范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请大家轻轻把书打开,小手指字,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你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3、同桌互相读,读得好夸夸他,有困难帮帮他。

 4、指名读→评价→齐拍手读→男女赛读

 (三)学习生字:

 1、同学们读得真好,词语朋友忍不住跑出来了,你会读吗?

 出示词语:元宵节窗外吃汤圆。

 欢聚正月庆团圆。

 2、轻声试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大家读得太棒了,有几个字宝宝偷偷伸出了头看咱们呢,你看到了吗?(宵窗汤圆)颜色变红。

 4、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还有一个“圆”,你发现了吗?

 你还能找到它的词语朋友吗?

 5、还有几个字宝宝想跟大家交朋友,大家愿意吗?一起请他们出来吧,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

 6、出示生字:节欢吃庆团正

 开火车读

 7、你还能找到它的词语朋友吗?你会用他说话吗?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字的样子,牢牢的记在心里。

 2、向大家介绍你记忆字形的好方法。

 “吃”:渗透“乞”。

 强调“正”的笔顺。

 3、师根据生的回答示范板书,写出汉之星编码。

 4、现在让我们把字宝宝漂漂亮亮地写在田字格里吧!

 练习书写,每个字写两个。强调书写姿势。

 5、同桌互相欣赏,圈出你认为写得好的,指出还需要改正的。

 (五)游戏巩固

 猜字游戏师:“左边又,右边欠”。生:欢

 师:“左边口,右边乞”。生:吃

 师:“外边广,里边大”。生:庆

 师:“外边口,里边才”。生:团

 (六)输入练习

 让我们拿出键盘,练习把他们输入电脑里吧!

 1、教师说出编码学生练习

 2、学生自己练习。

 (七)总结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元宵节的欢乐氛围;

 2、引导幼儿自然欢快的歌唱,引导幼儿练习“闹”字的下滑音,准确把握空拍的节奏。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关于赏灯的感性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论了关于灯的内容,我们用唱歌的形势来迎接元宵节好不好?

 幼:好

 二、教师播放音乐

 1、师:你们听到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幼:闹花灯、龙灯、凤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敲鼓声。

 2、师:你们听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弹琴,小朋友仔细听一下赵老师唱的是什么?(教师弹奏,便于幼儿清楚地感知歌词的内容,加深对歌曲旋律的理解。)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的说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跟唱;教师重点突出“闹”字的下滑音唱法;教师与幼儿设计手势语,让幼儿准确的把握空拍的节奏。

 4、幼儿跟随音乐完整的唱歌曲。

 5、采取男女对唱的形势,并加上动作,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三、幼儿仿编歌曲

 教师引导幼儿将歌曲中的灯名替换成孩子们在文化广场上自己看到的灯名,使音乐活动达到高潮。

 反思:用歌唱的形势表达自己对节日的喜爱,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过元宵节除了唱,还可以猜灯谜,接下来设计了活动《猜灯谜》。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画几种不同造型的花灯,色彩要漂亮。

 2、学画提灯和看灯的小朋友。

 3、再次回忆和体味元宵节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花灯范画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内容:

 我们中国有个节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是怎么过元宵节的?最难忘的是什么?

 2、出示各种范例(圆灯笼、长方形灯笼、熊猫灯笼、鱼灯笼等),引起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花灯的外形结构,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花灯。

 3、讲解示范:

 示范灯笼的画法及看灯人的画法。

 4、幼儿练习:

 提醒幼儿画抬头看灯的小朋友时,先画圆圆的.头,把头发画在下面,嘴巴画在上面,眼睛放中间,头就抬起来了;要求幼儿涂上漂亮的色彩;引导动作快的幼儿大胆添画(礼花等)

 5、结束:把幼儿作品展示主题墙上,开个热热闹闹的元宵灯会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尝试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灯、包元宵。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5、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小班幼儿,请小班幼儿每人带一盏花灯。

 2、幼儿已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识,并带一盏自制的花灯。

 3、将幼儿的花灯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4、米粉、豆沙馅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相关民俗。

 引导幼儿向小班弟弟妹妹讲述自己对元宵节的经验。

 教师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元宵节这天人们会与家人团聚,包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玩花灯。

 2、教师和幼儿一起包元宵。

 师幼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儿一起玩包元宵。

 教师提醒幼儿洗干净手,并指导幼儿做元宵。

 3、幼儿玩花灯。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花灯。

 教师指导幼儿赏灯,并找出自己喜欢的花灯。

 幼儿到户外玩灯。

 教师指导本班幼儿向小班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并一起玩灯,体验活动的快乐。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过操作活动巩固搓圆的技能。

 2、引导幼儿通过压扁,加工成"元宵"。

 3、体验元宵节的风俗。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5、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

 2、碗、勺子、锅子等厨具。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

 2、教师示范月饼的做法。

 你们想想元宵是怎样做的呢?元宵做好了,你们看看和我们以前做的月饼有什么不同?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幼儿制作时一定要搓圆。

 4、"下元宵"、"吃元宵"。

 元宵做好了,你们想不想尝尝它的味道,我们的点心店里有现成的厨具,我们一起自己动手下元宵好不好?

 5、讨论介绍元宵节的风俗。

 你们知道元宵节还要做些什么吗?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2、欣赏花灯,感受花灯的美。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5、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丰富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物质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及只要活动的课件,谜语若干。

 环境准备:收集各种花灯,布置灯展。

 【活动过程】

 1、结合课件讲解元宵节的由来和只要活动。

 2、引导幼儿参观灯展,说一说:最喜欢那盏花灯?为什么?花灯美在哪儿?

 3、欣赏儿歌《做彩灯,闹元宵》

 4、猜灯谜。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谜面贴在花灯上,教师读谜面,幼儿来猜。

 【小结】

 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一天不仅要欣赏花灯、猜灯谜,还要品一种美食——元宵。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学习完整地朗诵儿歌。

 2、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二、活动准备

 油泥、玩具小碗、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图标。

 三、活动过程

 1、老师演示搓元宵,谈话导入元宵节。

 老师:老师拿的是什么?变变变,我用油泥变出了什么?

 一碗香喷喷的元宵来啦!元宵节里人们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2、学习儿歌。

 老师示范朗诵儿歌《闹元宵》。

 3、理解儿歌意思老师: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节日?

 4、看图标跟念儿歌。

 分析理解“团团圆圆”、“闹元宵”的意义。

 老师:谁知道“团团圆圆”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在一起。)儿歌叫《闹元宵》,为什么要说“闹”?(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热闹、很开心。)

 5、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2~3遍。

 四、附:儿歌《闹元宵》

 元宵节,真热闹,

 看花灯,吃圆子,

 小牛灯,哞哞哞,

 小狗灯,汪汪汪,

 小龙灯,飞的高,

 小兔灯,跑得快。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指导语:

 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

 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指导语:

 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

 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10

 一、设计思考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调查、参观、学习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获取多方面的经验:①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②元宵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③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惯。④“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⑤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⑥自己动手做元宵、做花灯可以感受更多的快乐。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中班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

 (2)初步尝试用语言、艺术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感受与老师、小朋友一起玩花灯、猜灯谜、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

 (二)中班

 活动一:我知道的元宵节

 主要涉及领域:社会、语言

 活动目标:

 1.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喜欢民间传说故事,感受人们追求团圆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各种资料。

 活动建议:

 1.请家长带幼儿走出家门,感受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收集元宵节来历和习俗的相关资料。

 2.展出幼儿收集的资料,引导幼儿自由结伴看一看、说一说,丰富对元宵节的认识。

 3.利用进餐前后时间,组织幼儿谈一谈元宵节的传说和故事。

 活动二:参观花灯展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进一步感受花灯丰富的外形、色彩、图案等特点。

 2.能大胆地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中的发现。

 3.产生自己制作花灯的愿望。

 活动准备:

 园内布置花灯展。

 活动过程:

 1.参观花灯展,感受花灯的多种多样。

 (1)进入展厅,提出参观要求。

 ★指导语:这里有许多花灯,大家来看一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自由结伴欣赏和交流。

 (3)集体交流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指导语:看了这些花灯,你有什么感觉?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灯欣赏并讲述。

 (1)教师示范讲述,为幼儿提供欣赏和讲述的思路。

 ★指导语:你最喜欢的灯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灯进行欣赏。

 (3)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花灯。

 (4)归纳、丰富讲述经验。

 ★指导语:①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品时,应该说清楚什么?②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喜欢的原因?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喜欢和同伴一起念儿歌。

 2、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和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各种花灯若干。

 2、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玩灯,引导幼儿观察并相互交流:玩的是什么灯?过什么节玩灯?大家一起玩灯,心里怎样?

 2、教师利用图片与幼儿共同回忆灯会的快乐情景,用儿歌中的句子进行归纳。

 ――过什么节玩灯?小朋友在干什么?

 ――玩的是什么灯?

 ――小朋友心情怎样?

 3、幼儿看图片学念儿歌。

 儿歌学会后可将“飞机灯,飞得高,兔子灯,拉着跑”两句进行创编。

 如:金鱼灯游游游,荷花灯水上飘。

 附

 元宵节

 元宵节,真热闹,

 看花灯,吃元宵。

 飞机灯,飞得高,

 兔子灯,拉着跑,

 小朋友们拍手笑。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赏灯、吃元宵等);

 2、初步尝试用语言、艺术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感受小朋友与老师一起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布置活动室,悬挂幼儿与父母共同准备的红色物品;

 2,面粉、盘子、小碗、小勺等。

 3、在网上收集花灯和元宵节的视频。

 具体活动过程

 1.各班欣赏各种各样的元宵节的视频,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赏灯、吃元宵等)。

 2,欣赏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花灯的名称与特点,体验说一说、玩一玩的快乐。

 4.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5.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6.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教学反思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知道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掌握猜谜语的简单方法。

 2.能用清楚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根据谜面提示猜出答案。

 3.体验经过思考后猜出谜底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交流:小朋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是什么?(赏灯猜谜)

 2.教师小结: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习俗之一。

 二、互动赏灯,相互介绍

 1.幼儿展示并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进行对比观察。

 2.引导幼儿从花灯的形状、颜色、性能等方面向同伴做简单的介绍。

 3.同伴间相互介绍各自的花灯。

 三、创设情境,尝试猜谜

 1.教师讲解猜灯谜的方法,听懂谜面所表达的意思。

 2.将幼儿的花灯悬挂起来,装扮成花灯的展台,营造一种赏灯猜谜的气氛。

 3.介绍赏灯猜谜的游戏玩法,教师当主持人,幼儿竞猜,猜对的给予颁发奖品。

 4.展开竞猜灯谜的活动,比比看,谁猜对得多,得到的奖品就多。

 5.教师给与简单的提示,启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谜。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14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俗习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形成幼儿互相关系、友爱相处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

 1、将幼儿事先收集的花灯布置在教室内,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若干简单的有关灯的谜语。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下我们一起布置的教室,请幼儿说说看:谁知道这样的布置是什么节日的特色呢?

 A、幼儿回答

 B、教师总结:元宵节是家人团聚的意思,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有它独特的传统节日气息。

 2、请幼儿回忆过去过元宵节的时候,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四、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等。

 1、教师出示花灯,提出请幼儿观赏灯的要求: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等。

 A、可与同伴自由结伴观赏花灯,并向同伴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B、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花灯的名称、外姓特征等,也可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C、教师总结,帮助幼儿了解花灯的特点,并且告诉幼儿:扎灯是一们民间艺术,是中国人特有的本领。

 五、活动结束及延伸:

 小游戏:出示关于灯的谜语,请小朋友们猜猜看。

 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可带幼儿到湖外玩灯,在玩的过程中提醒幼儿爱惜灯,注意安全,鼓励幼儿用礼貌用语同伙伴进行交往。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问题

 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

 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师:元宵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用同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一个节日,到了现在过元宵节意味着什么呢?

 幼:看花灯、吃汤圆等

 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活动反思:

 《元宵节的故事》是一个神话传说,传达的是一份浓浓的爱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为了感谢仙女救了人间的百姓,让孩子们感触到,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传承热爱、歌颂中国的传统节日。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