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师旷论学 东海有鳖 翻译?
最佳答案
《师旷论学》,出自《说苑》,作者是西汉人刘向。
全文翻译: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敢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蜡烛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原文如下: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东海有鳖》翻译:
东海有鳌,头顶(像)蓬莱山一样在大海里漫游,腾越跳起来就可以碰到云,淹没下潜就到极深的水底。
有种红蚂蚁听说了很高兴,众多蚂蚁相邀来到海边,想观看鳌。一个多月,鳌潜伏水底没有出来。众蚂蚁准备返回,遇见狂风激浪,巨浪有万仞(古长度单位)高,海水(仿佛)沸腾(了),地底雷声震动。众蚂蚁说:“这说明鳌马上要动(出来)了。”
几天过后,风停了雷声也寂静了,海里隐约象座山,它高与天齐,向西游去。众蚂蚁说:“它头顶着山,跟我们顶着饭粒有什么不一样,逍遥自在地在小土包上,回家趴在蚁穴中。这就是万物在自然中自得其所,自然而然,我们何必跑几百里劳神来观看它呢?”
原文如下:
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腾越而上则干云,没而下潜于重泉。
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月余日,鳌潜未出。群蚁将反,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海水沸,地雷震。群蚁曰:“此将鳌之作也。”
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槩(读音gai四声,原指古代量米麦时刮平斗斛[读音hu二声]的器具,引申为平、齐)天,或游而西。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归伏乎窟穴也。此乃物我之适,自己而然,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