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统计假设测验名词解释
最佳答案
统计假设测验名词解释如下:
1、参数:在统计假设测验中,参数通常是关于总体数据的某种特征或关系的定量度量,如平均值、比例或方差等。在零假设中,参数通常被假定为某种特定的值或范围。
2、样本:在统计假设测验中,样本是总体中的一个随机子集,它被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样本是通过随机抽样从总体中获得的。
3、检验统计量:检验统计量是样本数据与零假设之间的不一致程度的一个度量。它通常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数值,用于评估零假设是否成立。
4、临界值:临界值是用于判断是否拒绝零假设的值。它是根据显著性水平和检验统计量的分布计算出来的。如果检验统计量的值大于临界值,则可以拒绝零假设。
5、p值:p值是样本数据与零假设之间的不一致程度的一个度量。它是根据样本数据和零假设计算出来的一个数值,用于评估零假设是否成立。如果p值小于预定的显著性水平,则可以拒绝零假设。
6、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平是指当样本数据与零假设之间存在显著的不一致时,我们愿意接受的风险水平。在统计假设测验中,通常将显著性水平设置为0.05,这意味着当p值小于0.05时,我们拒绝零假设。
在统计假设测验中,样本的作用:
在统计假设测验中,样本的作用是提供关于总体的信息,以便我们能够推断总体的性质和特征。由于总体通常包含大量的数据,我们无法直接对总体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推断。因此,我们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来获得总体的代表性数据。
样本的代表性是指样本数据能否反映总体数据的特征和分布。如果样本具有代表性,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和推断,来了解总体的性质和特征。在统计假设测验中,我们通常会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各种统计量,如平均值、标准差、比例等,这些统计量可以用来描述样本数据的特征和分布。
除了提供总体的信息外,样本还可以用来检验关于总体的假设。例如,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假设,认为某种药物的疗效比另一种药物的疗效更好。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收集两种药物的疗效数据,计算出各自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等统计量,并进行t检验或z检验等统计假设测验,来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是否有显著差异。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