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难追的意思是什么

2025-03-18 18:56:008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驷马难追”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言语一旦出口,难以收回的情景。它不仅体现了已说的话难以撤销,还反映了既成事实的不可挽回。古代文献中对此有详细记载,《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中提到,先帝已逝,嗣子承袭,未能改善民生,反而违背了恩义,兵戈频起,言语一旦出口,驷马难追,后果自食,责任谁来承担。

这一成语还常见于其他典籍。宋代欧阳修在《六一笔记》中引用俗语“一言出口,驷马难追”,并提及《论语》中的“驷不及舌”。明代《杀狗记·谏兄触怒》中也有相似表达:“今日一语轻交,他时驷马难追。”此外,“驷马难追”还有其他版本,如“驷马不追”、“驷马莫追”。在《魏书·刑罚志》中有记载:“何得以非正刑书,施行四海。刑名一失,驷马不追。”《禅真逸史》第二八回中也有体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莫追,岂有变更!”这些典故共同强调了言语的力量与承诺的重要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非常重视承诺和信誉,认为言出必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种观念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也体现在社会交往和治理中。在古代文献中,这种思想被广泛传播,成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的重要准则。

总之,“驷马难追”这一成语不仅揭示了言语的力量,还强调了守信的重要性,是中华文化中关于承诺与信誉的宝贵遗产。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