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历史沿革

2025-06-23 14:55:107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公元前5世纪,《尚书·禹贡》一书总结了当时我国各地自然情况的知识,划分全国为“九州”,分别阐述其山川、湖泽、土壤、矿物等。可以说,这是我国和世界最早的自然地理区划著作。

近代,我国一些地学工作者以及一些外国学者曾对我国的自然区划发表了见解,提出了不少区划方案。例如张其昀(1926,1935)、竺可桢(1930)、李长傅(1930年)、洪思齐与王益崖(1934年)、王成组(1936年)、李四光(1939年)、冯绳武(1945—1946年)、罗士培(P.M.Roxby,1922年)、葛德石(G.B.Cressey,1934年,1944年)、斯坦普(L.D.Stamp,1936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对全国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有全面的了解。自然区划工作列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的主要项目。数十多年来,先后发表了多种全国性的自然区划方案。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