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温度应力在建筑中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最佳答案
混凝土温度应力在建筑中产生的不利影响及控制策略
混凝土结构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可引起温度变化和收缩,当受到外部约束时,会在内部产生应力。若这些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便会导致裂缝的形成。这些裂缝可能对工程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控制温度应力和防止裂缝的发展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一、温度应力裂缝的成因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材料,其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裂缝便会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主要有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两种,后者可能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和安全性。裂缝的产生主要原因包括:
1. 由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常见于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作用下。
2. 由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源于实际工作状态与计算假设模型的差异。
3. 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如温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导致的变形。
二、控制温度应力的措施
为防止裂缝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包括使用低水化热水泥、利用后期强度、掺入减水剂和微膨胀剂、使用粉煤灰外掺剂以及合理选择骨料。
2. 采用保温或保湿养护措施,以减缓混凝土的降温速度。
3. 改善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如分层分段浇筑、优化配筋设计、设置后浇带以及进行温度监测。
综上所述,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影响建筑物的外观、防水和抗渗性能,甚至可能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综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温度应力,防止裂缝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