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

2025-02-17 16:04:216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教案内容改写与修正:

活动目标:

1. 孩子们将能够感知并认识10以内的计量单位,包括元、角、分,以及它们在人民币中的应用。

2. 孩子们将认识人民币上的国徽,了解10以内的纸币和硬币,并学会爱护这些货币。

3. 通过“买文具”游戏,孩子们将初步学习货币的换算。

活动重点:

孩子们将认识10以内的计量单位,并能够正确地称呼它们。

活动难点:

孩子们将理解10以内的纸币和硬币有不同的面值,并学会识别它们。

活动准备:

1. 准备相关的课件,以及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若干。

2. 准备学具:每个小组一盒人民币模型,包含元、角、分等,以及“超市”货架和商品模型,每个孩子一份“买文具”作业单。

教法:

采用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

学法:

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提问:

--“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它们有什么不同?”

--“谁能指出人民币上的国徽?”

--“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人民币上的数字,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2. 教师讲解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并引导孩子们观察不同面值的钱币。

二、游戏“买文具”(10分钟)

1. 教师介绍文具超市的商品,并提问:

--“孩子们,文具超市里有哪些文具?”

--“我们如何知道每样文具的价格呢?”

2. 孩子们浏览文具超市,并用人民币购买文具。

三、小组活动(10分钟)

1. 教师分发“买文具”作业单,并指导:

--“孩子们,现在你们是小顾客,要用人民币购买文具。请注意商品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将它们匹配起来。”

四、小结与评价(5分钟)

1.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强调合理使用人民币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5分钟)

1. 教师鼓励孩子们在假期与父母一起去商场或超市购物,观察大人如何使用人民币,并思考如何合理规划消费。

2. 孩子们回到学校后,可以分享他们的经历和观察到的现象。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