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仲由《论语》
最佳答案
在《论语》中,子路的形象频繁出现,共记录了他四十一次言行,显示出他在孔门弟子中的显著地位和深远影响。孟子赞赏他的闻过则喜,并将他与大禹、舜相提并论。唐玄宗和北宋真宗都曾追封他为“卫侯”、“河内公”以及“卫公”。
孔子对子路的评价多元,如他提到子路好勇过人,但需要理智选择;也提到子路的急躁,如在闻知而未能立即实践时,唯恐错过更多。在仁德方面,子路虽然千乘之国可治赋,但孔子并未直接评价他的仁德。
子路的性格直率,如他与南子相见时,虽不高兴但孔子保证若自己做错,天必惩罚。孔子在教育方式上,以子路为例,指出他虽有志向,但有时过于激进,需要引导。在音乐上,孔子批评子路的瑟艺未能达到高深境界,但也承认他在门人中已有所成就。
子路的言行举止在《论语》中展现出不同的侧面,既有积极的领导力,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孔子对他既有期待,也有对他的教导。在与冉有、公西华的对比中,孔子明确了他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针对子路的过人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引导。
子路的政治理想,如在面对季孙的问题时,他主张先正名,但孔子认为名实相符更为重要。子路的问政和从政态度,孔子认为他过于果决,需要学习以礼为本的治国之道。
子路的形象在《论语》中立体而丰富,他既是孔子眼中的勇者,也是需要不断成长和修炼的弟子。他的故事和孔子的教导,共同构成了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据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尸子》说)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