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左忠毅公逸事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最佳答案
[编辑本段]注释:
〔先君子〕称已死的父亲。
〔视学京畿(jī)〕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从数骑〕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 从:使动词,意思是“让……跟从”
〔微行〕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 微:暗暗地
〔庑(wǔ)下〕厢房里。
〔成草〕写成草稿。
〔解貂〕脱下貂皮外衣。
〔掩户〕关门(以防风寒)。
〔试〕考试,这里指童生的岁考。
〔面署第一〕当面书写,定为第一名。 面: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当面”
〔厂狱〕明朝设东厂,缉查谋反等案件,由太监掌管,成为皇帝的特务机关。魏忠贤擅权时期,掌管东厂,正直的官吏多受陷害,左光斗也被诬下狱。
〔炮烙〕烧烫的酷刑。
〔屦(jù)〕鞋。
〔手长镵(chán)〕拿着长镵。手,用作动词。镵,铲子。
〔为除不洁者〕装作打扫垃圾的人。
〔席地〕把地当作席。
〔奋臂〕用力地举起手臂。
〔庸奴〕无能的奴才,不识大体的奴才。
〔奸人〕指魏忠贤的爪牙。
〔构陷〕编造罪名来陷害。
〔噤(jìn)〕闭口。
〔趋〕小步快走。
〔流贼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起兵于陕西,攻占四川,建大西国,称大西王,后为清兵所杀。流贼,旧时士大夫对起义军的污蔑称呼。
〔蕲、黄、潜、桐〕蕲,蕲州府,现在湖北蕲春一带。黄,黄州府。潜,现在安徽潜山。桐,现在安徽桐城。
〔凤庐道〕管理凤阳府、庐州府的官。明朝在省下设分巡道、兵巡道、兵备道等官,管辖几个府的军政等事。凤阳府,现在安徽凤阳一带。庐州府,现在安徽合肥一带。
〔奉檄(xí)〕奉上级的命令。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公文。
〔幄(wò)幕〕(军用的)帐幕。
〔漏鼓移则番代〕过了一更鼓时间就轮流替换。漏,古代用滴水以计时间的器具,名铜壶滴漏。鼓,打更的鼓。番代,轮换。
〔铿然〕清脆响亮的声音。
〔宗老涂山〕同族的长辈号涂山的。涂山,名文,方苞的同族祖父。
〔云〕语气助词,用在引述言语的后面。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京畿(jī):京城,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炮烙(luò):古代的一种烧烫犯人的酷刑。
眦(zì):眼眶。
俟(sì):等待。
述其事以语人(yù,告诉)
蕲(qí):蕲州府,现在湖北省蕲春县一带。
衣裳(cháng):古代指裙子。
躬(gōng)造左公第:(躬:亲自。造:造访,到……去拜望。)
蹲踞(jù):踞有蹲或坐的意思。
使将士更(gēng)休:更换着休息。
解貂(diāo):貂是一种哺乳动物,皮毛珍贵。
②词性活用
从数骑出(使……跟随动词的使动用法)
呈卷,即面署第一(当面,名词作状语)
蹲踞而背倚之(用后背,名词作状语)
手长鑱(手——拿着,名词用作动词)
③一词多义
【则】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只,仅仅。副词)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是,原来是。具有确认作用的副词)
漏鼓移则番代(就。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虽】
虽家仆不得近(即使。表示假设关系)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然。表示转折关系《张衡传》)
【焉】
卒感焉(于之<对此>。兼词)
于是余有叹焉(不译。语气助词)
万钟于我何加焉(呢。表示反诘语气助词)
且焉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盘盘焉,囷(qun)囷焉(地。形容词词尾,助词)
2.句式解析
省略句
为(之)掩户(省介词宾词,“之”代史可法。)
叩之(于)寺僧(省介词)
召入,使(之)拜夫人(省介词宾语,“之”代史可法。)
久之,(史可法)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史可法)持五十金……(省主语)
3.难句解析
①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微行”,官员穿着平民的衣服出行。“从”“使……跟从”,使动用法。全句译作:(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穿着平民的衣服出去查询,进了一座古庙。
②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已”完了。“轻身”,轻视身体(生命)。“昧”看不清。“支拄者”支撑的人。合句译作:(我这个)老头子就要死了,(如果)你再不珍重自己的生命,不明大义,(那么)天下事谁能来支撑呢?
③叩之寺僧
“叩”问,打听。“之”,代当时伏案卧的“生”。“寺僧”前省略“于(向)”全句译作:(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询问(那个伏案卧的年青的读书人是谁)。
④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这句话的意思是:史可法挑选了十名健壮的士兵,让他们两人一组,一更鼓的时间轮换一组。这一组的两个人蹲在地上,史可法用背靠着他们坐在军帐外。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