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合集3篇)

2025-03-14 01:03:5511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展开与折叠,让学生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导学生动手动脚实验、发挥想象、开展讨论,认识立体图形与它们的平面展开图的关系;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是哪个几何体的展开图。

教学重点:将立体图形展成平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按规定形状把正方体展成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展示立体图形,提问学生:如果将正方体沿某些棱剪开,平面展开图会是什么形状?

二、动手做一做

活动1:将圆柱、圆锥的侧面沿虚线剪开,观察并画出它们的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活动2:将无盖正方体纸盒按图中红线剪开并画出展开后的平面图形,与同学交流并发现:同一正方体按同一方式剪开可以得到相同的平面展开图。

活动3:自由发挥,将正方体沿不同方式剪开成平面图形,并与同学交流发现:同一个正方体沿不同方式剪开可以得到不同的图形。

活动4:将正方体沿棱剪开成平面展开图,尝试得到不同图形,并观察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特点。

活动4:将长方体沿棱剪开成平面展开图,与正方体展开图对比发现异同。

三、练一练

四、小结:回顾学习内容,交流体会,布置作业。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通过探索活动,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建立正方体立体图中的面与展开图中的面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一个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想象展开图,并提出探索问题。

二、动手探索,总结规律:剪一剪,找一找,折一折,学习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判断展开图,完成操作练习,强化认知。

四、总结收获:分享学习体验和发现。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通过操作,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剪盒子,认识展开图。

二、体会联系:理解展开图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三、练一练:通过图形判断与操作,巩固知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