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落尽子规啼和子规半夜犹啼血有什么区别?

2025-03-19 05:07:4911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子规夜半犹啼血”:只那眷恋春光的杜鹃鸟仍在夜半悲啼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送春》

宋代: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杨花是柳絮的意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情绪寄给明月,随着风的离去直到夜郎西。

扩展资料:

作品特色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李白在这首诗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