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历7月14日鬼节什么风俗

2025-04-08 02:28:356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 农历七月十四被俗称为“鬼节”,相传在这一天,鬼魂会放假回家探亲。古书记载,人类属阳,鬼魂属阴;陆地属阳,水域属阴。由于鬼魂无法越过奈何桥,便带着灵魂和鸭子一同过河,因此民间有在鬼节吃鸭子的习俗。

2. 另一个传说指出,鸭子是用来祭拜祖先的,所有的金银衣物和纸张都需要鸭子帮忙携带过河。因此,在鬼节吃鸭子成为了一种习俗。

3. 第三种传说是,鸭子性寒,正值盛夏吃鸭子非常适宜。民间一直有在鬼节吃鸭子的传统。“鸭”与“压”谐音,吃鸭被认为可以压制那些在天空中游荡觅食的鬼魂。

4. 虽然关于鬼节的传说没有科学依据,但在科学知识尚未普及的乡村,农村人仍然遵循这些传统。这些传说并非毫无根据。

5. 广西在历史上是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产区。过去由于经济、交通和生产力的落后,农村中只有在节日时才会宰杀鸡鸭,购买猪肉来祭拜神灵和祖先,而且通常会选择吃鸭肉而不是鸡肉。

6. 农村人习惯饲养鸡和鸭。在早稻秧苗种下后,农民会购买小鸭放入稻田,让鸭子吃掉稻田里的杂草、虫子、鱼、虾和蟹等。早稻收割后,鸭子开始在稻田里寻找遗漏的谷穗,这时鸭肉肥美多骨,肉质鲜嫩香滑。恰逢鬼节在7月14日,农民们会在这一天宰杀肥鸭,以此庆祝,感谢家人辛勤劳作半年的成果。

7. 每年的7月14日,也就是开学前几天的9月1日,许多外出工作的人会带着孩子回到广西农村,为新学期做准备。那些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学子们也会在这个时候回家庆祝鬼节。宰杀鸡鸭、祭拜祖先、感谢上苍,有些人还会举办入学宴请亲朋好友,因此广西大部分乡镇的鬼节都相当隆重。

8. 在日常生活中,民间的食物以鸡肉和红烧肉为主,只有在鬼节这一天才允许食用鸭肉,以此来崇拜神灵。这种习俗在粤西、桂东的许多地方都有,做法也大致相同,这也是两广地区的民族文化之一。

9. 在鬼节期间,民间也有许多禁忌。农村的老人们会告诫:7月14日不要让孩子去野外游泳,晚上也不要一个人外出。如果晚上外出,务必早点回家。在路口烧香拜神的时候,不要将所有的祭品带走,留一些米、水果、糖果在那里,让那些没有受到祭拜的鬼魂也能吃到。这样,鬼魂在7月15日便会乖乖回去,不再出来害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