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与特征

2025-04-27 21:19:0510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879年至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迎来了其科学的起源,这一时期诞生了构造主义心理学,由冯特和铁钦纳引领。构造主义心理学通过实验分析意识结构,将意识分解为基本要素,而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这种方法依赖于内省,即个体对自己经验的主观观察和描述。

紧接着,机能主义心理学在1890年至20世纪30年代兴起,由詹姆斯和杜威等人倡导。詹姆斯认为心理学应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非结构,提出了“意识流”的概念,强调意识的连续性。

20世纪20至5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主流,代表人物包括华生和斯金纳。华生认为心理学应仅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和强化的概念。斯金纳则认为有机体倾向于重复带来积极后果的行为,否认心理与意识的存在,认为行为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20世纪初至4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兴起,魏太默、考夫卡和苛勒是其代表。这一流派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概念,认为人在知觉层次上认识事物,而非简单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精神分析学派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弗洛伊德是其创始人。该学派重视异常行为分析,强调无意识现象的重要性,认为个人心理冲突是心理障碍的原因。

20世纪中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马斯洛和罗杰斯是其代表。这一学派强调人的独特性和自由意志,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崭露头角,奈瑟的《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其正式形成。认知心理学吸收了格式塔的整体观,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包括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等过程,还探讨了推理、决策和问题解决等复杂心理活动。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