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五气是指什么

2025-05-27 20:12:236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季,五气是指金、木、水、火、土。

古代把五行和四时相配:春为木,夏为火,季夏(夏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六月)为土,秋为金,冬为水。“治五气”是指研究四时节气变化。

五行与四季的对应,最初采取的是一年划分不等长的五季,即:春为木,历时3个月;夏被分为两部分:夏与季夏,夏为2个月,季夏为1个月;秋为金,历时3个月,冬为水,历时3个月。这种配应法缩小了配土的时间,也影响了配火的时间。

后来将四季月最后十八天来配土,也就是说配土的天数是72天,只不过这72天分布在4个季月里。这样一来,不但保留了“土制四方”和“五行莫贵于土”的思想,五行与四时的配合也大致整齐。

地支五行

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星宿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

根据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的河图,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