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杜姓的家族起源和历代名人
最佳答案
杜姓源于祁姓,以邑为氏,出自远古时期陶唐氏后裔,后因夏王孔甲赐姓,再经周朝迁徙至杜城,以杜为氏。另有一说源于上古杜康之后,杜康是黄帝时期的酿酒发明者,其后代亦形成杜姓。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他族改姓,如鲜卑、女真等族改姓杜。得姓始祖为杜伯,出自帝尧裔孙刘累之后。
杜姓在中国历史上繁衍广泛,主要发祥地在陕西西安。春秋战国时期,杜姓已有迁徙至楚、鲁等国的历史,如杜泄、杜尹等。汉代杜赫成为秦将,食采于南阳衍邑,其后代杜秉、杜札等亦为显贵。魏晋南北朝时,杜姓因避战乱南迁,形成襄阳、洪州、浙江等地的大族。唐末杜让能避乱迁居浙江绍兴,后裔杜仁再迁福建同安。明初,杜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迁徙至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杜姓历史名人众多。如杜操,汉代书画家,善章草;杜诗,汉代廉吏,发明水排;杜康,周代酿酒大师;杜密,东汉名臣;杜林,东汉经学家;杜畿,曹操高参;杜预,西晋政治家、军事家;杜甫,唐代伟大诗人,人称“诗圣”;杜佑,唐朝史学家,编撰《通典》;杜牧,晚唐著名诗人,人称“小杜”;杜琼,明代画家;杜堇,明代画家;杜审言,初唐文学家;杜秋娘,唐代金陵人,善诗词;杜如晦,初唐名相;杜光庭,道教天师;杜荀鹤,唐末诗人。
杜姓郡望堂号众多,主要有京兆郡、襄阳郡、濮阳郡、汉阳郡、南阳郡等。堂号主要有诗圣堂、少陵堂,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历史上称他为“诗中之圣”。其他堂号还有京兆堂、永言堂、振德堂等。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