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星》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2025-06-07 10:12:599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星星》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星星》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1

 教学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音乐节奏感,并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

 2、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愿意在音乐伴奏下感受音乐、表现节奏。

 3、激发幼儿对歌唱表现的兴趣,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3、能唱准《小星星》的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教学活动准备:

 1、小星星粘贴及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

 2、《小星星》CD、歌曲图谱

 3、人手一个乐器:三角铁、马玲、铃鼓、小铃等乐器。

 教学过程:

 1、谁是小星星

 音乐欣赏及感受4|4拍音乐节奏,欣赏《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师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节奏。并给小朋友戴上星星头饰,老师是月亮妈妈。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节奏型来表现轻快、跳跃的小星星"(引导幼儿尝试用手拍出XX|XX|的节奏。)

 2、活泼调皮的星星

 师:"天黑了,月亮妈妈带着小星星出来了,你们猜猜在这天空中最调皮,象一只只小眼睛。"老师引导幼儿说出要用轻快、跳跃的唱法来表现闪烁的星星。

 3、安静柔美的星星

 师:"小星星玩累了,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唱法表现累了的小星星。

 师:"现在我们又可以用什么节奏型来表现玩累的小星星?(引导幼儿拍出X-|X-的节奏型)

 4、引导幼儿听音乐进行节奏练习。

 将幼儿分为四组分别敲出两种不同的节奏型

 (1)先请一组小朋友拿乐器敲出星星的节奏型,另外一组小朋友可做点头动作。

 (2)再请一组小朋友拿乐器敲出不同的的节奏型,另外一组小朋友可做点头动作。

 6、四组幼儿一起配上乐器,为歌曲《小星星》伴奏。

 7、星星宝宝回家了

 师:刚才小朋友演奏得又整齐又动听,天快亮了现在我们听着音乐,星宝宝回家的舞蹈吧!

 师弹出小星乐曲,幼儿听音即兴做相应的动作。

 8、结束活动

 师:"天亮了了,小星星们回家吧!"

 教学反思:

 乐曲所要表现的是黑夜里满天星星闪烁、此起彼伏的美景。让幼儿在表演合唱中要将"一闪一闪"的跳跃感唱出来,在用手作"闪"的动作时注意合拍和跟节奏。熟悉4/4节奏并学会运用简单打击乐,是本教材的重点;而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鼓励幼儿大胆在音乐伴奏下听音乐打节奏时示范和指导并表现是本教材的难点。这个游戏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兴趣和积极性。在鼓励幼儿大胆地模仿别人动作并表现音乐中,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让幼儿按音乐节奏活动,并不重复别人的动作。

 《小星星》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

 1、在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中,进一步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

 2、进一步学习两种乐器进行分奏与齐奏的演奏方法,体会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

 1、课件。

 2、学会演唱歌曲

 3、碰铃、串铃人手一个。

 活动重点 :学会看指挥。

 活动难点 :按变化进行分奏与齐奏。

 教学过程 :

 活动过程 :

 一、复习《小星星》

 1、欣赏歌曲MTV(回忆歌曲名称以及歌曲内容)

 2、共同演唱歌曲

 (用好听的声音整齐的开始,整齐的结束。不高声尖叫,感受宁静的氛围)

 二、一起看看议议节奏图谱

 1、看看节奏图谱(有几种小乐器在表演?表演的怎么样?)

 2、议议节奏图谱

 (有两种乐器在表演,前面是一种乐器表演完了另一种表演,最后一句是一起表演的。)

 三、学看指挥尝试进行表演

 1、教师用手势演示图谱内容(告诉幼儿指挥的作用,指挥的手代表什么?左手代表串铃在表演,右手代表碰铃在表演。边演示,边解释)

 2、幼儿自由选择声部(表演串铃的坐在左边,表演碰铃的坐在右边)

 3、幼儿按声部再次观看节奏谱

 4、幼儿分声部看指挥徒手练习(有时候两种乐器是分开表演的,碰铃表演完了串铃表演;碰铃的节奏是慢慢的,串铃的节奏是快快的;最后一句有点难,两种乐器一起表演,一定要整齐才好听。)

 《小星星》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律动感受单二部曲式AAB,感受乐句的长短。

 2、引导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游戏的快乐。

 3、幼儿学唱歌曲,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绕圈走。

 4、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二、活动准备

 1、问候舞律动音乐

 2、歌曲《小星星》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自由站在空的活动场地,A段音乐开始时幼儿边拍手边走,找到一个好朋友面对面站好。

 (1)A段音乐重复时和对面的伙伴拍手。

 (2)B段音乐共三个乐句,前两个乐句两人相互问好两遍,第一次握手说“你好”,第二次鞠躬或脱帽问好等。

 2、通过游戏方式,所有幼儿在教室里找老师在什么地方,并向老师挥手问好。

 (下一页:小星星五线谱简谱和活动总结)

 3、幼儿重新找朋友,游戏反复多次进行。

 4、幼儿手拉手按顺时针方向跟着音乐走,老师作为“领导者”站在圈外跟着音乐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1)当每次唱到“小星星”时,领导者随意触碰一个幼儿的肩膀,该幼儿就离开圆圈,右手拉住领导者的.左手,跟着领导者按逆时针方向走,圆圈里的幼儿继续唱着歌按顺时针方向走,同时离开幼儿的左右两个伙伴将手拉在一起,形成封闭的圆圈。

 (2)如此反复直至中间只留下一名幼儿,此时领导者的右手拉住自己队伍中最后一名幼儿的左手,形成一个圆圈并下蹲。中间唯一的幼儿举双手成为小星星。

 (3)第二次游戏时,中间的幼儿就是领导者,游戏继续。

 5、律动音乐结束后,幼儿回到座位坐好,开始集体音乐活动《小星星》。

 (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小星星,并做相应的动作。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并做指导与评价。

 (3)全体幼儿表演歌曲《小星星》。

 四、活动总结

 刚开始游戏时,幼儿对音乐和玩法不够熟悉,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两次A段的音乐都让幼儿找朋友,以便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时间找到朋友。

 通过律动活动的热身缓解,让幼儿对音乐有初步的节奏感,小星星朗朗上口,再结合手上的一闪闪的小星星整个活动秩序井然,几乎所有幼儿都会表演演唱歌曲。

 《小星星》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掌握了不少的演唱形式,并能根据歌词进行创编,孩子们经过教师的引导还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演唱,我选择的《闪烁的小星星》这首歌曲非常的抒情、优美,歌词简单、形象、逼真地表现出夜晚天空中布满小星星,像一只只小眼睛一闪一闪闪烁发光。我通过带领幼儿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演唱,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用跳跃和连贯的长法演唱,表现歌曲中星星闪烁和睡觉两种不同的感觉。

 2、学习轮唱和跳跃连贯的声音伴唱,要求两声部较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1、学会儿歌(歌词)。

 2、星星图形谱。

 3、人手两颗小星星。

 活动过程:

 1、在音乐《闪烁的小星》伴奏下,幼儿两手各拿一个小星星,边唱边跳进教室。

 2、发声练习:《星星真美丽》,根据老师的问答,幼儿回答。

 3、新授歌曲。

 (1)熟悉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A、听前奏回忆名称。

 B、幼儿齐唱歌曲。

 C、看星星图形谱唱歌曲。

 (2)学习伴唱。

 一半小朋友唱歌词,另一半小朋友来伴唱,让幼儿自己讨论用什么声音来伴唱。

 (3)教师出示星星睡觉和星星闪烁的两张图片。

 小朋友观察讨论说说两颗星星在干什么?

 老师要唱小星星的歌,你们听听老师唱的是哪颗星星?为什么?

 (4)老师用轻轻的舒缓的连贯的声音唱一遍,启发幼儿从音乐的力度、速度、声音的连贯去分辩。

 幼儿学唱睡觉的星星。

 (5)让幼儿学会用“嗯”来伴唱,教师先示范。

 (6)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唱法表现出欢快的星星眨眼,跳舞的情感。

 “快乐的闪烁的小星星,一眨一眨的眼睛应该怎么唱?”启发幼儿试唱。

 幼儿用欢快跳跃的声音唱,老师用跳跃的“叮”的声音配唱,启发幼儿听辩。

 老师用一跳一跳叮叮的声音伴唱,好像小星星在一闪一闪地眨眼睛。

 幼儿分成两部分,一半幼儿唱歌词,一半幼儿用叮的声音伴唱,边唱边用小星星表演。

 听辩不同的情绪《闪烁的星星》的前奏,启发幼儿用相应的声音唱出。

 4、哎呀,外面的天空真美呀,让我们去空中尽情的玩吧!听音乐出教室。

 《小星星》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体验乐曲优美、恬静的意境。

 2、学习根据图谱的提示和乐曲的旋律为乐曲配器,并能用轻柔的动作演奏乐曲。

 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碰铃、铃鼓、响板。

 2、图谱。

 3、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 。

 1、讲故事《池塘里的小星星》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池塘里的小星星》。在一个晴朗的夜空,天上的小星星发现地上有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的水又清又亮。小星星真想到池塘里去游泳,于是它们从天空中滑了下来,刚好落到一片荷叶上,软软的荷叶真像蹦蹦床。小星星在上面跳呀跳……"扑通"一声掉进水里,清凉的池水真舒服。小星星在水里游了起来,游着游着,小星星累了,慢慢地睡着了。"师:"故事好听吗?"(好听)师:"故事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曲子,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2、欣赏曲子,初步感受音乐。

 师:"音乐有几段?听完后你的感觉怎样?"

 3、再次欣赏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意境。

 师:"第一段和第二段一样吗?(一样)第三段呢?(第三段和第一、二段不一样")这是一首AAB结构的曲子,曲子优美舒缓,很好听。"

 4、出示图谱,帮助幼儿掌握乐曲节奏。

 师:"老师为这首曲子画了一幅漂亮的图。我们也和小星星玩一玩吧!"老师带幼儿随音乐做伸手、拍腿、摇手的动作。

 二、讨论乐曲的配器 。

 1、出示乐器碰铃、铃鼓、响板。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些乐器,这首曲子配上乐器会更好听。"

 2、逐一讨论配器。把讨论的结果画在图谱上。

 师:"铃鼓配在哪里好听?小铃……?还有响板……?"

 三、演奏乐曲 。

 1、看图谱,跟音乐演奏一遍。

 师:乐器都配好了,让我们看着图跟着音乐演奏一遍。"

 2、看指挥,演奏,并能用轻柔的动作演奏乐曲。

 师:"小朋友演奏得真好,老师指挥,小朋友再一起演奏一遍,在结束时我们的乐器应请一些"。

 3、交换乐器演奏。

 师:"想不想换一下乐器演奏。"(想)

 四、乐器,结束 。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小乐器也累了,让我们送它回家吧!

 《小星星》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6

 一、动作建议

 音乐A部分:双手做眨眼睛的动作。

 音乐B部分:身体创编圈圈舞的。

 音乐A'部分:感受重音,双手从上至下洗澡动作。

 音乐C部分:小手握拳做流星,在空中划流星的弧度。

 游戏玩法建议在音乐欣赏的后半部分增加了魔法棒变星星的游戏,因此活动前要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不要用眼睛直接看强光。(如太阳光,手电筒的光等)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激光笔人手一个。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初步感知4/4拍的音乐节奏,巩固幼儿节拍的稳定性。

 2、尝试根据音乐的旋律创编肢体动作,并将身体动作转换成用道具操作动作来演绎音乐节奏、句子和情绪。

 3、在音乐游戏中大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我。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过程

 1、熟悉环境,问好。客人老师 你好啊~ 小朋友呀 你好啊~

 2、观看"星星"表演一一完整欣赏音乐

 (1)故事:小星星特别想变成流星,星星妈妈说:要有本领才行呀,第一天,要会眨眼睛,第二天,跳4个圈圈舞哟,第三天,流了好多的汗要洗洗澡,变得香香的,第四天变成流星,我们一起看看星星妈妈是怎样变成流星的。

 (2)教师随着音乐用手电筒往墙壁打光,幼儿整体欣赏音乐。

 提问:星星妈妈是怎样变成流星的?

 3、幼儿肢体演绎故事一一熟悉故事情节,分段感受音乐(音乐声音小点一一背景音乐)。

 导语:来,我们一起帮帮小星星学本领。

 A、眨眼睛:

 导语:首先我们要教给小星星眨眼睛,你的小手能变成大眼睛吗?你会怎样眨?

 B、跳圈圈舞:

 导语:哇,小眼睛变亮了,我们来圈圈舞,你会怎样跳圈圈舞?(音乐圈圈舞)

 C、洗澡:

 哦一一流汗了,我们洗洗澡。(音乐洗澡)D流星:听(音乐流星)一一流星。

 4、幼儿和教师律动表演《小星星》一一完整演绎音乐。

 导语:小朋友们好棒哟,学会了小星星的本领,小星星邀请我们一起舞蹈来。

 放音乐《小星星》教师随着音乐用魔法棒在图谱上演示,幼儿整体欣赏音乐。

 5、星星游戏之舞一一幼儿操作魔法棒分段熟悉旋律。

 (1)导语:刚才,你们都变成了好美的流星,我许了AI愿望,给每人_个神奇的礼物。

 (出示魔法棒)(2)教师给每名幼儿发一个魔法棒,幼儿操作魔法棒表演星星之舞。

 ①学习使用魔法棒。你会变出小星星吗?

 ②随音乐《小星星变奏曲》,教师幼儿用魔法棒演绎星星之舞。

 ③流星宝宝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