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焊电阻焊基本原理

2025-07-10 14:05:3812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电阻焊是一种利用电流通过工件和电极接触部分产生热量进行焊接的方法。其基本原理可用公式 Q = I″ * R * t 来表示,其中 Q 代表产生的热量(焦耳),I″ 是焊接电流的平方(安培),R 是电极间总电阻(欧姆),t 是焊接时间(秒)。

电极间电阻 R 包括工件本身的电阻 Rw,两工件之间的接触电阻 Rc,以及电极与工件之间的接触电阻 Rm。在点焊过程中,当工件和电极固定,电阻R的计算公式为 R = 2Rw - 1 - Rc - I - 2Rm,这体现了电阻分布和电流路径对电阻的影响。

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电阻率紧密相关。电阻率高的金属(如不锈钢)导热性能差,导致在点焊时产热容易但散热困难,因此需要较小的电流(如几千安培)来维持适当的焊接效果。相反,电阻率低的金属(如铝合金)导热性好,点焊时产热和散热平衡,这就要求使用更大的电流(如几万安培)来达到焊接要求。

扩展资料

电阻焊(resistance welding)是将被焊工件压紧于两电极之间,并施以电流,利用电流流经工件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效应将其加热到熔化或塑性状态,使之形成金属结合的一种方法。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