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顶针”是什么意思?“回环”呢?

2025-10-10 23:42:148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例如:

①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白云歌》)

②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祝福》)

回环,使语言具有辩证美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用回环修辞格,既反映了激烈竞争的时代特点,又折射出新形势下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是对每个工薪者的警醒、忠告和鞭策,在内容上,具有辩证关系,加深了读者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实事要办好,好事要办实”运用回环修辞格,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政策的希望和要求,同时也表达了政府的打算和决心。

“我们面前有困难,困难面前有我们。”上句讲的是客观事实,下句讲的是主观意志。此句运用回环的修辞格,表达了承认困难的科学态度和战胜困难的无畏精神,因此,比起“见困难就上”的句子,在思想深度和文字美感上又高出了一个档次,具有辩证之美。

“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用回环的形式揭示了“死”和“活”的辩证关系和不同意义;苟且偷生的人虽生犹死;为革命献身的人虽死犹生。

希望有帮助

学习进步!!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