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详细字义

2025-02-07 21:34:199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吏,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最初是会意字,甲骨文中由“手”和“中”构成,象征着手持权柄或管理之意。它与"事"、"使"在古代同义,本义指官吏,即那些负责治理和管理的人。

自汉代以后,"吏"一词广泛用于指没有品级的官员或下级官吏,他们是治理百姓的重要力量,被百姓视为寄托命运的对象。在《战国策》中提到,能指出君王过失的人,无论官职大小,都将受到重赏,这体现了吏的监督作用。同时,"吏"也特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如杜甫《石壕吏》中的“吏夜捉人”,描绘出官府对百姓的直接管理。

在古代,吏部狱是指与官员有关的司法机构,而官员如右将军被牵涉入狱,可能会面临死刑,但可通过赎罪成为平民。此外,"吏"字还用于动词,表示治理或为官,强调的是处理政务、管理百姓的职责,如“吏才”和“吏道”等概念,都体现了为政的才能和方法。

扩展资料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